《摸鱼儿 重过西湖》

时间: 2025-02-04 16:10:29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

晴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

回首唤。

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

轻携分短。

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

思量遍。

前度高阳酒伴。

离踪悲事何限。

双峰塔露书空颖,情共暮鸦盘转。

归兴懒。

悄不似、留眠水国莲香畔。

灯帘晕满。

正蠹帙逢迎,沈煤半冷,风雨闭宵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重过西湖
作者:张矩 〔宋代〕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
晴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
回首唤。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
轻携分短。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
思量遍。前度高阳酒伴。离踪悲事何限。
双峰塔露书空颖,情共暮鸦盘转。
归兴懒。悄不似留眠水国莲香畔。
灯帘晕满。正蠹帙逢迎,沈煤半冷,风雨闭宵馆。


白话文翻译:

又是吴地的尘埃,暗淡地沁入吟唱的袖口,
在西湖的深处,能否洗净那烦恼。
阳光下的云朵映照在平静的水面,
轻快的歌声随着划船的节奏远去。
我回首呼唤,似乎还记得春风中
与斜阳一起渡过的岸边。
轻轻携带着短暂的回忆,
怅然若失的柳树掩映着小桥,
浓烟弥漫,断了小径,隔着水面传来话语的声音。
细细思量,往昔的高阳酒伴,
离别的踪迹与悲伤事迹何其无尽。
双峰塔的影子在空中显露,
情思与暮鸦一起盘旋。
归来的兴致已然懒散,
再也不像在水乡莲香旁的留恋。
灯帘映满了房间,
正是虫蛀的书卷迎合着我,
沉沉的煤油灯火渐渐冷却,风雨闭合了夜晚的馆舍。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尘:指吴地的尘土,此处暗指往日的记忆。
  • 浣:洗涤、浣洗,此处引申为洗去烦恼。
  • 斜阳:夕阳西下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柳密:柳树茂密,意象中包含对往昔的怀念。

典故解析:

  • 高阳酒伴:高阳指的是高阳酒,历史上曾是盛宴的象征,常与欢聚的场景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矩,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其重游西湖之际,以此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夹杂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摸鱼儿 重过西湖》是一首富有感情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西湖的深厚情感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西湖的美丽景色与个人的情感经历交织在一起。开篇以“又吴尘暗斑吟袖”引入,便是对故土的思念,吴地的尘埃暗示着往昔的回忆。接着“西湖深处能浣”则表现了对烦恼的渴望洗净的心情。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晴空下的云影、平静的湖面、悠远的歌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呈现出西湖的秀美,更是与作者的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怀旧。

在情感上,词中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无尽思念,尤其是“离踪悲事何限”一句,直击心灵,萦绕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的结尾通过“灯帘晕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冷清,更加深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此词不仅是一幅西湖美景的画卷,更是一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体现,展现了张矩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又吴尘暗斑吟袖: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
  2. 西湖深处能浣:希望能在西湖洗去烦恼。
  3. 晴云片片平波影:描绘了西湖的平静美景。
  4. 飞趁棹歌声远:船的摇曳与歌声交融,显得悠远。
  5. 回首唤:回头呼唤过去的美好。
  6. 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回忆与春风和斜阳的情景交织。
  7. 轻携分短:轻轻地带着短暂的回忆。
  8. 怅柳密藏桥:柳树的茂密似乎隐藏了往昔的桥梁。
  9. 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烟雾弥漫,声音隔水传来,渗透了思念的情感。
  10. 思量遍:思念已经遍及心头。
  11. 前度高阳酒伴:回忆起昔日的欢聚。
  12. 离踪悲事何限:对于离别与悲伤的无尽感慨。
  13. 双峰塔露书空颖:双峰塔的影像清晰如书写。
  14. 情共暮鸦盘转:情思与暮鸦一起徘徊。
  15. 归兴懒:归来的兴致已然懒散。
  16. 悄不似留眠水国莲香畔:再也没有留恋。
  17. 灯帘晕满:灯光映照房间,显得温馨却又孤独。
  18. 正蠹帙逢迎,沈煤半冷,风雨闭宵馆:书卷虫蛀、煤油灯火渐冷,夜晚闭合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湖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相联系。
  • 对仗:词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通过“隔水语音换”赋予水声音响的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表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宁静,也是内心情感寄托之地。
  • 柳树:象征着柔情与依恋,隐藏着对往昔的思念。
  • 双峰塔: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厚重,承载着无数的故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摸鱼儿 重过西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矩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高阳酒伴”是指什么? A. 美酒
    B. 好友
    C. 过去的欢聚

  3. 诗中“思量遍”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惊讶
    B. 忧伤与怀念
    C.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思索。
  • 柳宗元的《江雪》:也描绘了孤独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矩《摸鱼儿 重过西湖》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皆表现对往昔的怀念,张矩更具风景描写,李清照则更重情感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诗句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下一句是什么

晴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上一句是什么

晴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下一句是什么

回首唤。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唤。下一句是什么

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上一句是什么

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下一句是什么

轻携分短。上一句是什么

轻携分短。下一句是什么

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上一句是什么

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下一句是什么

思量遍。上一句是什么

思量遍。下一句是什么

前度高阳酒伴。上一句是什么

前度高阳酒伴。下一句是什么

离踪悲事何限。上一句是什么

离踪悲事何限。下一句是什么

双峰塔露书空颖,情共暮鸦盘转。上一句是什么

又吴尘、暗斑吟袖,下一句是什么

西湖深处能浣。上一句是什么

西湖深处能浣。下一句是什么

晴云片片平波影,上一句是什么

晴云片片平波影,下一句是什么

飞趁棹歌声远。上一句是什么

飞趁棹歌声远。下一句是什么

回首唤。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唤。下一句是什么

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上一句是什么

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下一句是什么

轻携分短。上一句是什么

轻携分短。下一句是什么

怅柳密藏桥,上一句是什么

怅柳密藏桥,下一句是什么

烟浓断径,上一句是什么

烟浓断径,下一句是什么

隔水语音换。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