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山侣》

时间: 2025-01-11 02:20:09

颔下髭须半是丝,光阴向后几多时。

非无解挂簪缨意,

未有支持伏腊资。

冒热冲寒徒自取,随行逐队欲何为。

更惭山侣频传语,五十归来道未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颔下髭须半是丝,光阴向后几多时。
非无解挂簪缨意,未有支持伏腊资。
冒热冲寒徒自取,随行逐队欲何为。
更惭山侣频传语,五十归来道未迟。

白话文翻译:

下巴的胡须已经半白,岁月不知不觉已过了多少时光。
并不是没有想要挂上高冠的意愿,只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这样的志向。
冒着酷热与严寒,徒然自取苦劳,跟随队伍又是为了什么呢?
更让我感到惭愧的是,山中的朋友常常传来消息,五十岁时归来依然不算迟。

注释:

  • 髭须:胡须。
  • :指白色,形容胡须的颜色。
  • 簪缨:指高官的装饰物,象征地位和名利。
  • 伏腊:指在岁末年初的时节,暗指年老或年末。
  • 冒热冲寒:形容经历艰难困苦。
  • 山侣:指山中结交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直白、通俗的语言风格著称。白居易的诗作主题广泛,包含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描绘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年岁渐长、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答山侣》是白居易在晚年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首联中“颔下髭须半是丝”直接描绘了白居易自己年事已高的状态,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令人感到岁月的沉重感。接着,诗人提出了“非无解挂簪缨意,未有支持伏腊资”,表达了虽然有追求地位的愿望,但无奈于自身能力的不足。

第三联“冒热冲寒徒自取”,则生动描绘了为追求理想而经历的艰辛与困苦,质疑自己为之努力的意义;最后一联“更惭山侣频传语,五十归来道未迟”则表露出一种自我安慰的情绪,既有惭愧之感,又强调了“时不晚”的道理,给人以希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深沉而又富有哲理的,白居易通过个人的生动经历,传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追求,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在唐代诗词中尤为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颔下髭须半是丝:诗人自述年华已逝,胡须变白,暗示年老。
  • 光阴向后几多时:感叹时间流逝,岁月无情。
  • 非无解挂簪缨意:表达对高官厚禄的渴望。
  • 未有支持伏腊资:无力实现理想,感受到现实的无奈。
  • 冒热冲寒徒自取:经历艰辛劳苦,但内心迷茫。
  • 随行逐队欲何为:对追随他人的目的产生疑惑。
  • 更惭山侣频传语:对朋友的惭愧,因未能实现理想。
  • 五十归来道未迟:虽有惭愧,但仍相信人生道路并未结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冒热冲寒”,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反复:反复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增强情感的深度。
  • 比喻:将胡须的颜色比喻为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人生的感慨为主线,反映了白居易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体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尽管有惭愧,但人生的旅途仍未结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须: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簪缨:代表权力与地位的追求。
  • 热与寒:象征人生的艰辛与困苦。
  • 山侣:友谊与归属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颔下髭须半是丝”是指什么? a) 胡须变白
    b) 胡须变长
    c) 胡须变少

  2. 诗人对追求高官的意愿有何看法?
    a) 渴望实现
    b) 无奈于能力不足
    c) 认为不重要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愤怒

答案

  1. a) 胡须变白
  2. b) 无奈于能力不足
  3. b)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答山侣》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现实的矛盾,后者则在更宏观的层面反映了对国家与民生的忧虑。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
  • 《白居易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