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时间: 2025-01-11 11:54:21

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

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

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苏轼

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
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
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


白话文翻译:

谁说身处穷巷的士人就没有能力,反而是掌握了造化的权柄。
我所见的一切都是我的,安静地生活便能享受其全部。
我随意写了篇文章,竟在千古争论中引发纷争。
儒家与墨家因此而争杀,而我本来无话可说。


注释:

字词注释:

  • 穷巷士:指生活在偏僻巷子里的读书人,含有对隐居生活的自嘲。
  • 窃造化权:暗指掌控自然与命运的能力。
  • 安居:安静地生活。
  • 戏作:随意写作。
  • 千古发争端:指文章引发了千年的争论。
  • 儒墨:指儒家与墨家两派。

典故解析:

  • 儒家与墨家:儒家主张仁义礼智,墨家强调兼爱非攻。两者在思想上有根本的对立,历史上曾因争论而发生激烈的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风格多样,尤其擅长豪放派和婉约派。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持积极的心态。诗中表达了他对士人身份的思考,以及对于儒墨争论的看法。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士人的处境和思想,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价值。开头两句以“穷巷士”自称,展现出一种谦逊的自嘲,反映了他对社会地位的淡泊与对内在修养的追求。同时,诗句“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则展现了他对知识的自信,强调了内心的丰盈与安宁。

诗中提到的“戏作一篇书”,暗示了苏轼对写作的随意与轻松,但同时也暗含了对文学争议的无奈与悲哀。特别是“千古发争端”,让人感受到文学创作的复杂性与争论的无止境,使人对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产生深思。

最后,提到的“儒墨起相杀”,则是对当时社会思想斗争的反映,表达了他对这种争论的无声抗议,认为这种争斗反而掩盖了真正的智慧与真理。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苏轼深邃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言穷巷士:质疑他人对士人地位的偏见。
  • 乃窃造化权:强调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掌控。
  • 所见皆我有:自信心态,认为自己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 安居受其全:在安静中享受生活的全部美好。
  • 戏作一篇书:随意写作,表明写作的随性。
  • 千古发争端:揭示了写作引发的争论与纷争。
  • 儒墨起相杀:指因为思想对立而导致的争斗。
  • 予初本无言:表达自己对争论的无奈与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穷巷士”与“造化权”,形成鲜明对比。
  • 反问:开头的“谁言”引发思考,增强语气。
  • 排比:通过列举,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士人身份的思考、对知识的自信以及对社会争论的无奈,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巷:象征隐逸与清静,反映士人的孤独。
  • 造化:指自然与命运,象征知识与智慧。
  • :象征文学创作,反映思想的传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穷巷士”指的是: A. 富贵之人
    B. 隐士
    C. 贫穷的读书人
    D. 行商

  2. 苏轼在诗中对儒墨之争的态度是: A. 支持儒家
    B. 支持墨家
    C. 中立与无奈
    D. 无所谓

  3. “千古发争端”意指: A. 诗歌的争议
    B. 历史的争端
    C. 文化的冲突
    D. 个人的争论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但更偏重于对国家的关怀。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生活的热情,风格与苏轼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