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九》
时间: 2025-04-28 20:08:3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九
作者: 谢朓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肃景游清都,修簪侍兰室。
累榭疏远风,广庭丽朝日。
穆穆神仪静,愔愔道言密。
一餐系灵表,无吝科年历。
白话文翻译:
在肃静的景色中游览清都,修整头上的簪子,侍奉在兰室之中。
层层的楼榭在微风中疏远,宽广的庭院映照着美丽的朝阳。
神态庄重而宁静,言语中透露着深邃的道理。
一顿饭的安排与灵表相连,毫不吝惜岁月的流逝。
注释:
- 肃景: 指安静而清新的景色。
- 清都: 形容环境清雅,可能指代理想中的境地或隐居之所。
- 修簪: 修整头饰,代表身份和仪态。
- 兰室: 兰花的房间,象征着高洁和雅致。
- 累榭: 多层的楼台,显示出建筑的精美。
- 穆穆: 形容神态庄重、安静。
- 愔愔: 形容安静、沉稳。
- 灵表: 指一种神圣的东西,可能用以祈祷或祭祀。
- 科年历: 指时间的记录,表达对时间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字德润,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南北朝的动荡时期,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具有浓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谢朓与王殿下的交游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展现了王殿下的高雅气质与宁静生活,表达了对崇高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追求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氛围。开头两句“肃景游清都,修簪侍兰室”描绘了一个清雅的环境,诗人似乎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洗礼。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逐渐引入对神态和言语的描写,展现出一种严肃而又宁静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修养与哲理的追求。
整首诗以极简的语言构建出一种优雅的境界,体现了谢朓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不仅有对外在环境的描绘,还有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表明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肃景游清都: 在安静的景象中游览美丽的地方,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修簪侍兰室: 通过修整簪子表达身份,侍奉于兰室,暗示高雅的生活。
- 累榭疏远风: 层叠的楼台在微风中显得疏远,表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 广庭丽朝日: 宽大的庭院映照着美丽的朝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穆穆神仪静: 神态庄重而宁静,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安宁。
- 愔愔道言密: 言语中透露着深邃的道理,表明了诗人的思考。
- 一餐系灵表: 一顿饭的安排与灵表相连,象征着对时间和生活的珍惜。
- 无吝科年历: 毫不吝惜岁月的流逝,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肃景游清都,修簪侍兰室”。
- 意象: 诗中运用“兰室”、“朝日”等意象,传达出诗人理想化的生活境界。
- 比喻: 通过将生活与灵表相连,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清幽、高雅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都: 象征理想的生活空间。
- 兰室: 代表高洁、雅致的生活。
- 朝日: 代表希望与光明。
- 灵表: 代表灵性与时间的连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修簪”的意思是什么? A. 修整头饰
B. 修建房屋
C. 修行佛法 -
“广庭丽朝日”中的“丽”字是什么意思? A. 丑陋
B. 美丽
C. 严肃 -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珍惜? A. 财富
B. 时间
C. 名声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比较谢朓的这首诗与王维的《竹里馆》,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但谢朓更侧重于清雅的生活态度,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谢朓诗歌研究》
- 《南北朝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