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柄似蟾蜍股样肥,叶如蝴蝶翼相羌。
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菱沼的景象:菱的柄像肥胖的蟾蜍腿,菱的叶子像蝴蝶的翅膀。蟾蜍在水面上翘首而立,蝴蝶在空中飞舞,正是菱花开花结果的时节。
注释:
- 蟾蜍:一种两栖动物,常用来形容肥胖。
- 翘立:高高抬起,形容蟾蜍的姿态。
- 相羌:意为相似,形容叶子如同蝴蝶的翅膀。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蟾蜍”与“蝴蝶”作为自然界的象征,分别代表了生命的力量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婺源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常常游历于江南水乡,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写下了这首描绘菱沼的诗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乡土的深情。
诗歌鉴赏:
《菱沼》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菱沼的自然美。开篇以“柄似蟾蜍股样肥”描绘菱的柄,给人一种形象而直观的感受,蟾蜍的姿态和肥胖与菱的生长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用“叶如蝴蝶翼相羌”形容菱的叶子,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菱叶的轻盈与优雅,仿佛在轻舞飞扬。
接下来的“蟾蜍翘立蝶飞起”,则构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蟾蜍静静地站立,蝴蝶则在空中翩翩起舞,动静结合,形成了和谐的自然画卷。最后一句“便是菱花著子时”点明了时间,暗示着菱花开花结果的季节,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机与希望。这种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生命节奏的把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柄似蟾蜍股样肥”:描绘菱的柄粗壮,形象生动。
- “叶如蝴蝶翼相羌”:叶子轻盈如蝴蝶翅膀,展现自然的美丽。
- “蟾蜍翘立蝶飞起”:静态的蟾蜍与动态的蝴蝶形成对比,生动形象。
- “便是菱花著子时”:指菱花开花的季节,暗示生长与繁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菱的柄比作蟾蜍的腿,形象生动。
- 拟人:蟾蜍的姿态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热爱,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意象分析:
- 蟾蜍:象征自然的生命力,反映了水乡的生态环境。
- 蝴蝶:象征美丽与轻盈,代表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菱花:寓意丰收与希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柄似蟾蜍股样肥”中的“蟾蜍”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蛇
- B. 青蛙
- C. 蟾蜍
- D. 龟
-
诗人用“叶如蝴蝶翼相羌”来形容什么?
- A. 菱的果实
- B. 菱的叶子
- C. 蝴蝶的翅膀
- D. 水面的波纹
答案:
- C. 蟾蜍
- B. 菱的叶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自然和谐的美好场景。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自然。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万里的《菱沼》更注重细致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温和的乡土情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壮丽的山水与高远的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