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郡城,往值夏谒胡端明,泛舟夜归》

时间: 2025-01-11 06:00:10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五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难声。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添衣初嬾寻,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

望关恐早闭,驱舟秪迟行。

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出郡城,往值夏谒胡端明,泛舟夜归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五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难声。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添衣初嬾寻,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
望关恐早闭,驱舟秪迟行。
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季出郡城后泛舟归来的情景。旅途虽短,但匆忙的节奏让人感到不适。出城时星光尚未消失,归舟时月光已然升起。诗人询问水深水浅,船夫却未作声。水流和石头彼此回响,伴随着潺潺的水声。高耸的山峰在夕阳下显得苍翠,幽暗的潭水在夜色中显得清凉。江风吹来,肩膀因劳累而难以忍受寒冷。临近城时,远处的灯火隐约可见,诗人担心关口会早早关闭,因此舟行得格外缓慢。月亮如半弯的钩子,似乎也在向西倾斜,诗人想要稍作停留,但心知已入城。月光虽微弱,明亮的星星却助其照亮归途。抵达住处时,心情仍未平静,听到楼阁时钟敲响一更。

注释

  • 郡城:指地方行政区的城池。
  • 奔走岂五愿:奔走并非个人的愿望,而是公事繁忙。
  • 水深浅:询问水的深度和浅度,表明对航行安全的关心。
  • 危峰:高耸的山峰,象征着险峻。
  • 丽谯:华丽的楼阁,指代诗人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因其诗歌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夏季,杨万里在郡城出行,期间感受到时光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季的傍晚,诗人从郡城出发,泛舟归来,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感受。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开头部分,诗人表现出一种因公务繁忙而产生的疲惫感,反映了官场的压力和责任。随着舟行,诗人转而关注夜晚的景色,描绘出星月交辉、江风轻拂的美丽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中“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一句,富有诗意,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对归宿的渴望。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不断交织,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归属感的思索。而结尾部分“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现了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归来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郡城至值夏:描述诗人出发的时间和地点,设定了背景。
  2. 两日非宽程:强调旅途虽短,但因公务繁忙感到匆忙。
  3. 奔走岂五愿:表达自己并非出于个人愿望,而是公务驱使。
  4. 诏书促南征:可见出行的紧迫与责任。
  5. 出郭星未已:描绘出城时星光依旧可见,象征着时间的流转。
  6. 归棹月已生:归舟时月亮已升起,暗示夜幕的降临。
  7. 问人水深浅:询问水的深度,显示出对安全的关心。
  8. 舟子喧未应:船夫未作回应,增加了一种孤独感。
  9. 水石代之对:水声与石头的碰撞声,在夜色中显得清晰。
  10. 淙然落难声:水声悦耳,带来一丝宁静。
  11. 危峰起夕苍:高峰在夕阳下显得苍翠,描绘自然的壮丽。
  12. 暗潭生夜清:夜色中的潭水清澈,表现出夜晚的静谧。
  13. 江转风飒至:风从江面吹来,带来一丝凉意。
  14. 病肩难隐棱:疲惫的肩膀难以掩饰,体现诗人的劳累。
  15. 添衣初嬾寻:寒意渐起,诗人开始寻找衣物以增添温暖。
  16. 忍寒良不能:寒冷让人难以忍受,情感愈发浓厚。
  17. 近城一二里:临近城的距离,增加归家的期待。
  18. 远岸三四灯:远处灯火闪烁,象征着归宿的温暖。
  19. 望关恐早闭:担心关口会早早关闭,表现出归家的 urgency。
  20. 驱舟秪迟行:舟行缓慢,暗示诗人心中急切。
  21. 多情半环月:月亮如弯钩一般,象征着诗人的情感。
  22. 久矣将西倾:月亮渐渐西沉,象征时间的流逝。
  23. 欲落且小留:想要停留片刻,表现对时间的留恋。
  24. 知我要入城:诗人明白自己即将回到城市,心情复杂。
  25. 月细光未多:微弱的月光,象征着夜晚的宁静。
  26. 大星助之明:大星为舟行提供光亮,表现自然的友好。
  27. 至舍心未稳:到家时心情仍未平静,暗示生活的波动。
  28. 丽谯才一更:听到楼阁的钟声,表明夜已深,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多情半环月”将月亮拟人化,表现诗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舟子喧未应”,通过舟子的沉默展现出一种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间舟行的景象,从个人的旅行体验入手,反映出对时间流逝和归属感的思考。诗人在自然的美丽中感受到内心的孤独,对归宿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星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好。
  • 江水:象征着旅途中的宁静与思考。
  • 灯火:象征着归宿与温暖。
  • 高峰与潭水:表现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奔走岂五愿”是什么意思?

    • A. 出于个人愿望
    • B. 因公务繁忙
    • C. 享受旅途
    • D. 无所谓
  2. 诗人对水深浅的询问表现了什么?

    • A. 对航行安全的关心
    • B. 对水的好奇
    • C. 对渔民的询问
    • D. 对天气的关注
  3. 诗的结尾提到“丽谯才一更”,这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归家的喜悦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心情的波动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但杨万里的诗更注重旅途的体验与内心情感,而李白的诗则更侧重于思乡之情的表达,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杨万里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下一句是什么

奔走岂五愿,诏书促南征。上一句是什么

奔走岂五愿,诏书促南征。下一句是什么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上一句是什么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下一句是什么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上一句是什么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下一句是什么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难声。上一句是什么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难声。下一句是什么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上一句是什么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下一句是什么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上一句是什么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下一句是什么

添衣初嬾寻,忍寒良不能。上一句是什么

添衣初嬾寻,忍寒良不能。下一句是什么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上一句是什么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下一句是什么

望关恐早闭,驱舟秪迟行。上一句是什么

郡城至值夏,下一句是什么

两日非宽程。上一句是什么

两日非宽程。下一句是什么

奔走岂五愿,上一句是什么

奔走岂五愿,下一句是什么

诏书促南征。上一句是什么

诏书促南征。下一句是什么

出郭星未已,上一句是什么

出郭星未已,下一句是什么

归棹月已生。上一句是什么

归棹月已生。下一句是什么

问人水深浅,上一句是什么

问人水深浅,下一句是什么

舟子喧未应。上一句是什么

舟子喧未应。下一句是什么

水石代之对,上一句是什么

水石代之对,下一句是什么

淙然落难声。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