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墙隅双松可爱,栽酴醾、金沙以绕其上》

时间: 2025-01-11 05:56:49

双松树子碧团栾,红锦缠头白锦冠。

尽放花枝过墙去,不妨分与路人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松树子碧团栾,红锦缠头白锦冠。
尽放花枝过墙去,不妨分与路人看。

白话文翻译:

两棵松树青翠如团,红色的花朵缠绕着树冠,白色的花朵装点着它们。
它们的花枝尽情地伸出墙外,不妨让路人也来看一看。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松:两棵松树。
  • 树子:指松树的幼苗或树木。
  • 碧团栾:形容松树碧绿而茂盛的样子。
  • 红锦缠头:红色的花朵像锦缎一样缠绕在树冠上。
  • 白锦冠:白色的花朵像锦冠一样装饰在松树上。
  • 尽放:全部绽放。
  • 花枝:花的枝条。
  • 过墙去:伸出墙外。
  • 不妨:没有关系,可以。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松树的生机勃勃,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命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晚号抚松山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情风俗,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他在生活中常常与自然亲密接触,喜爱观察周围的环境,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诗中的双松及其花朵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东园墙隅双松可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双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动。开篇即以“双松树子碧团栾”描绘出松树的苍翠欲滴,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用“红锦缠头白锦冠”来形象地描绘花朵的绚丽,红与白的搭配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和谐。

“尽放花枝过墙去”一句,表现了松树的开放与自由,象征着生命的张扬与不拘束。最后一句“不妨分与路人看”,更是透露出诗人的宽广胸怀,他愿意分享这份美好与他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形象与热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对松树及其花朵的描绘,杨万里不仅表达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松树子碧团栾:描绘双松的形态,强调其青翠的颜色和茂密的生长。
  • 红锦缠头白锦冠:通过比喻将花朵比作华丽的锦缎,表现出花朵的美丽与装饰性。
  • 尽放花枝过墙去:强调花朵的绽放与生命的蓬勃,表现出一种向外延展的姿态。
  • 不妨分与路人看:表达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一美好景象的心愿,体现了友善与开放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红锦”、“白锦”,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红锦缠头白锦冠”,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尽放”赋予花朵生命力,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乐于分享的宽广胸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松:象征坚韧与长寿,寓意深厚的生命力。
  • 红锦、白锦:象征美丽与富贵,体现自然的多彩与和谐。
  • 花枝:象征生命的绽放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松树子”是指什么? A. 两棵松树
    B. 松树的幼苗
    C. 松树的果实

  2. 诗中提到的“红锦”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松树
    B. 红色的花朵
    C. 红色的果实

  3. 诗人希望分享什么? A. 自己的生活
    B. 自然的美丽
    C. 松树的果实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诗词对比:

  • 对比杨万里与李白的山水诗,李白的诗更具豪放与奔放,而杨万里的诗则更细腻与温柔,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杨万里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