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净光山四首·会景轩 徐玑 〔宋代〕
屋自与山背,西原景最清。 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 林静闻僧语,四虚见鹭行。 此方多积翠,略似镇南城。
白话文翻译:
房子背对着山,西边的原野景色最为清新。 凉风从下方升起,新月在前方明亮。 林中静谧,可以听到僧人的谈话,四周空旷,可以看到鹭鸟飞翔。 这个地方多有翠绿,略微像镇南城。
注释:
字词注释:
- 屋自与山背:屋子自然地背对着山。
- 西原景最清:西边的原野景色最为清新。
- 凉风从下起:凉风从下方升起。
- 新月向前明:新月在前方明亮。
- 林静闻僧语:林中静谧,可以听到僧人的谈话。
- 四虚见鹭行:四周空旷,可以看到鹭鸟飞翔。
- 此方多积翠:这个地方多有翠绿。
- 略似镇南城:略微像镇南城。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净光山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徐玑游览净光山时所作,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净光山的景色,通过“凉风”、“新月”、“林静”、“鹭行”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中的“屋自与山背”和“西原景最清”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景色的特点,而“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则进一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增强了景色的生动感。后两句“林静闻僧语,四虚见鹭行”则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加深了宁静和空旷的感觉。最后一句“此方多积翠,略似镇南城”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地的独特美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屋自与山背”:屋子自然地背对着山,表明了地点和方位。
- “西原景最清”:西边的原野景色最为清新,直接点明了景色的特点。
- “凉风从下起”:凉风从下方升起,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增强了景色的生动感。
- “新月向前明”:新月在前方明亮,进一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增强了景色的生动感。
- “林静闻僧语”:林中静谧,可以听到僧人的谈话,通过声音的描写,加深了宁静的感觉。
- “四虚见鹭行”:四周空旷,可以看到鹭鸟飞翔,通过视觉的描写,加深了空旷的感觉。
- “此方多积翠”:这个地方多有翠绿,强调了此地的独特美景。
- “略似镇南城”:略微像镇南城,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地的独特美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中的“凉风”与“新月”,“从下起”与“向前明”形成对仗。
- 拟人:如“新月向前明”中的“向前明”赋予新月以人的动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净光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风:代表清新和舒适。
- 新月:代表希望和新的开始。
- 林静:代表宁静和安宁。
- 鹭行:代表自由和优雅。
- 积翠:代表生机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屋自与山背”指的是什么? A. 屋子背对着山 B. 屋子面向山 C. 屋子在山中 答案:A
-
诗中的“西原景最清”描述的是什么? A. 东边的景色 B. 西边的景色 C. 北边的景色 答案:B
-
诗中的“新月向前明”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
诗中的“此方多积翠”表达了什么? A. 这个地方多有翠绿 B. 这个地方多有红色 C. 这个地方多有黄色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玑的其他山水诗,如《净光山四首》中的其他作品。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进行对比,如《山居秋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徐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