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杨诚斋》

时间: 2025-02-04 15:50:06

名高身又贵,自住小村深。

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

养生非药饵,常语尽规箴。

四海为儒者,相逢问信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见杨诚斋 徐玑 〔宋代〕 名高身又贵,自住小村深。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养生非药饵,常语尽规箴。四海为儒者,相逢问信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杨诚斋名声显赫,身份尊贵,却选择居住在深邃的小村庄。他的家门清廉如水,虽然生活简朴,却随身携带金子。他注重养生,不依赖药物,日常言语中充满规劝和箴言。作为一位儒者,他四海为家,与人相遇时总是询问对方的信义。

注释:

字词注释:

  • 名高身又贵:指杨诚斋名声显赫,身份尊贵。
  • 自住小村深:自己选择居住在偏僻的小村庄。
  • 清得门如水:形容家门清廉,如清水一般纯洁。
  • 贫惟带有金:虽然生活简朴,但随身携带金子,象征其内在的财富。
  • 养生非药饵:注重养生,但不依赖药物。
  • 常语尽规箴:日常言语中充满规劝和箴言。
  • 四海为儒者:作为一位儒者,他四海为家,不受地域限制。
  • 相逢问信者:与人相遇时总是询问对方的信义。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杨诚斋的品行和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160-1220),字元直,号东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这首诗是他对杨诚斋的赞美,展现了杨诚斋的高尚品德和简朴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对杨诚斋的赞美之作。杨诚斋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员,以其清廉和高尚的品德著称。徐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杨诚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廉官员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杨诚斋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中“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一句,既表达了杨诚斋的清廉,又暗示了他内在的丰富。徐玑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杨诚斋的敬仰和对清廉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徐玑对杨诚斋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名高身又贵,自住小村深:杨诚斋名声显赫,身份尊贵,却选择居住在偏僻的小村庄,显示其不慕荣华,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
  2. 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形容杨诚斋家门清廉如水,虽然生活简朴,但随身携带金子,象征其内在的财富和品德的高尚。
  3. 养生非药饵,常语尽规箴:杨诚斋注重养生,不依赖药物,日常言语中充满规劝和箴言,显示其生活智慧和道德修养。
  4. 四海为儒者,相逢问信者:作为一位儒者,他四海为家,与人相遇时总是询问对方的信义,体现其对信义的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真诚。

修辞手法:

  • 比喻:“清得门如水”用清水比喻清廉,形象生动。
  • 对仗:“名高身又贵,自住小村深”和“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等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杨诚斋的高尚品德和简朴生活。通过对其生活状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清廉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门如水:比喻清廉,形象地表达了杨诚斋的清廉品质。
  • 带有金:象征内在的财富和品德的高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诚斋选择居住在什么地方? A. 繁华都市 B. 深邃的小村庄 C. 海边 D. 山中 答案:B

  2. 诗中“清得门如水”比喻什么? A. 清廉 B. 清澈的水 C. 清新的空气 D. 清洁的环境 答案:A

  3. 杨诚斋注重什么? A. 药物养生 B. 饮食养生 C. 非药物养生 D. 运动养生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玑的其他作品,如《东篱集》中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其他赞美清廉官员的诗作,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诗词对比:

  •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清廉生活的向往,但徐玑的诗更加注重对个人品德的赞美,而陆游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对时局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创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玑诗歌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