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顾道招赏瑞香》

时间: 2025-01-11 16:54:34

山城底处不春风,未似留宾郑驿中。

家酿篘成玉池水,槛花移得锦薰笼。

已将故事来招我,不著新诗去恼公。

从此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郑顾道招赏瑞香
作者: 曾几 〔宋代〕

山城底处不春风,
未似留宾郑驿中。
家酿篘成玉池水,
槛花移得锦薰笼。
已将故事来招我,
不著新诗去恼公。
从此溪南溪北路,
桃蹊一任雨繁红。

白话文翻译:

在山城底下没有春风,
这儿的景象不如郑驿中留客的温暖。
家中酿造的酒清澈如玉池的水,
阳台上的花移入了华丽的香气笼中。
已经将往事来招呼我,
不再写新诗去打扰你。
从今往后溪南溪北的道路,
桃花小路任凭雨中繁盛红艳。

注释:

  • 山城:指山中城市,象征偏远、闭塞。
  • 郑驿:郑驿是一个客栈名,象征温暖、热情的接待。
  • 家酿:指自家酿造的酒,象征温馨和生活的美好。
  • 篘成:指用筛子筛过,形容酒的清澈。
  • 锦薰笼:锦制香囊,象征富贵和美好。
  • 桃蹊:桃花小道,象征春天和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郑驿”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旅馆或驿站,寓意着温暖的人际关系和接待之情。此外,诗中提到的“桃蹊”则是春天的象征,与桃花的盛开相关,常常用以表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山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在春天来临的季节,诗人通过对周遭景物的描写,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山城的春景和人情。诗的开头几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山城的冷清与郑驿的温暖,突显出作者心中的孤独。接着,诗人以家中酿酒的清澈作为对比,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槛花移得锦薰笼”,不仅仅是对花的描写,更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显示了诗人对家庭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诗人表明将不再为往事烦恼,愿意任凭自然的变化,显示出一种洒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城底处不春风”:描绘出山城的寒冷与孤寂。
  • “未似留宾郑驿中”:将山城与温暖的郑驿形成鲜明对比。
  • “家酿篘成玉池水”:用家酿的清酒比作玉池水,象征纯净美好。
  • “槛花移得锦薰笼”:描绘花香四溢,显示生活的富饶。
  • “已将故事来招我”:过去的故事萦绕在心头。
  • “不著新诗去恼公”:表达不愿意再用新诗打扰他人。
  • “从此溪南溪北路”:预示后来的闲适生活。
  • “桃蹊一任雨繁红”:表示对于自然的接受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家酿篘成玉池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溪南溪北路,桃蹊一任雨繁红”,音韵和谐。

意象分析:

  • 山城:象征孤独与寂寞。
  • 郑驿:象征温暖的人际关系。
  • 家酿:象征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 桃蹊: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郑驿”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温暖的接待
    C. 自然美景
    答案:B

  2. “家酿篘成玉池水”中的“玉池水”比喻什么? A. 清澈的水
    B. 美好的生活
    C. 诗人的情感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忧伤
    B. 洒脱与接受
    C. 忘却过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暘》

诗词对比

  • 曾几的《郑顾道招赏瑞香》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温情,后者则倾向于抒发豪情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