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时间: 2025-01-25 10:04: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水於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其巅冥冥不可见,崖崖斗绝悲猿猱。赤枫青栎生满谷,山鬼白日樵人遭。窈窕阳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以云为衣月为褚,乘光服暗无留阻。昆仑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莱多伴侣。块独守此嗟何求,况乃低徊梦中语。
白话文翻译
巫山高耸入云,江水在山脚下奔涌而过。水在天下确实是极其险恶的,山峰也起伏仿佛波涛。山顶的雾气弥漫,无法看清,崖壁间传来悲伤的猿猴叫声。山谷中红枫和青栎树生长茂盛,山神在白天遇到樵夫。那位美丽的神女在阳台上,朝朝暮暮都能呼风唤雨。她以云彩为衣,以月亮为裳,乘着光明,穿行在阴暗之中毫无阻碍。昆仑山的曾经繁华可寻觅,方丈和蓬莱的仙境也有许多伴侣。孤独地守着这一切,我又能追求什么呢?更不用说在梦中徘徊的对话。
注释
字词注释:
- 巫山:即巫山,位于今重庆境内,因其高耸而著名。
- 偃薄:意为轻轻伏卧,形容江水波澜不惊。
- 冥冥:形容模糊不清,无法看见。
- 崖崖:形容悬崖峭壁。
- 窈窕:形容女子的身姿婀娜。
- 阳台:古代指神女所居之处。
- 昆仑:古代神话中的名山,象征着仙境。
典故解析:
- 巫山神女:源于《楚辞》,传说中的神女,象征着美丽与爱情。
- 昆仑与方丈: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和改革家。他以“变法”为名,推动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巫山与山水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此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描绘了巫山的雄伟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巫山高”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耸入云的壮丽场景,接着通过“江水之滔滔”描绘出山水的交融,形成一种力量感。诗中多次提到的“神女”则象征着诗人心中理想的伴侣,表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的情感变化也十分丰富,从巫山的险峻到神女的美丽,再到昆仑、方丈的仙境,最后又回到孤独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深刻,展现了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的决断,更是诗人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开篇描绘巫山的高耸,与江水的浩荡形成鲜明对比。
- 水於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暗示自然界的险恶与变幻。
- 其巅冥冥不可见,崖崖斗绝悲猿猱。:山顶的迷雾与猿猱的悲鸣,渲染出一种神秘与孤独的气氛。
- 赤枫青栎生满谷,山鬼白日樵人遭。:描绘了丰盛的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的交融。
- 窈窕阳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引入神女的形象,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以云为衣月为褚,乘光服暗无留阻。:展现神女的飘逸与自由。
- 昆仑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莱多伴侣。:提到理想的仙境,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块独守此嗟何求,况乃低徊梦中语。:结尾反思,表达对孤独与追求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衣服,展现神女的美丽。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如“悲猿猱”。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孤独的深刻反思。通过巫山与神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 神女:象征理想的爱情与美好。
- 江水:象征人生的波折与不易。
- 昆仑、方丈:象征理想的仙境与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巫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高耸的山脉
- B. 理想的伴侣
- C. 生命的波折
- D. 自然的伟大
-
诗中提到的“神女”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中的女子
- B. 理想的爱情
- C. 自然的力量
- D. 孤独的心灵
-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孤独和无奈
- C. 忧伤
- D. 激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巫山高》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高山的壮丽,但李白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而王安石则结合了个人情感的反思,展现了对理想与孤独的深思。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