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7:15:57

秋清意自佳,况此山崦静。

今晨风日暖,亦复起我病。

丛深木樨多,激烈香成阵。

何必薝卜林,方能明佛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清意自佳,况此山崦静。今晨风日暖,亦复起我病。丛深木樨多,激烈香成阵。何必薝卜林,方能明佛性。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清爽让人感觉格外美好,更何况这山谷如此宁静。今天早晨风和日暖,也治愈了我的疾病。丛林深处木樨花盛开,香气浓烈如阵。何必非得去薝卜林,才能明了佛性。

注释:

  • 山崦:山谷。
  • 木樨:桂花的一种,香气浓郁。
  • 薝卜林:佛教中的圣地,指修行之地。
  • 佛性:佛教术语,指众生本具的觉悟之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山林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理的体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早晨,作者感受到山谷的宁静和桂花的香气,从而引发了对佛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山谷和桂花的香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理的体悟。诗中“秋清意自佳”一句,直接表达了秋天的清爽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况此山崦静”进一步强调了山谷的宁静,增强了诗的意境。“今晨风日暖,亦复起我病”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自然美景对作者身心的治愈作用。最后两句“何必薝卜林,方能明佛性”则是对佛理的深刻体悟,表达了作者认为佛性不必非得在特定的修行之地才能明了,自然之中亦可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清意自佳:秋天的清爽让人感觉格外美好。
  2. 况此山崦静:更何况这山谷如此宁静。
  3. 今晨风日暖,亦复起我病:今天早晨风和日暖,也治愈了我的疾病。
  4. 丛深木樨多,激烈香成阵:丛林深处木樨花盛开,香气浓烈如阵。
  5. 何必薝卜林,方能明佛性:何必非得去薝卜林,才能明了佛性。

修辞手法:

  • 拟人:“风日暖,亦复起我病”中的“起我病”使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色赋予了治愈疾病的能力。
  • 比喻:“激烈香成阵”中的“香成阵”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浓烈的香气比作阵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自然美景与佛理的体悟。作者通过描绘秋日的山谷和桂花的香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并从中体悟到佛性不必非得在特定的修行之地才能明了,自然之中亦可体悟。

意象分析:

  • 秋清:秋天的清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 山崦静:山谷的宁静,增强了诗的意境。
  • 木樨多:桂花盛开,香气浓郁。
  • 风日暖:风和日暖,治愈了作者的疾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樨”是指什么花? A. 梅花 B. 桂花 C. 菊花 答案:B

  2. 诗中“何必薝卜林,方能明佛性”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必须去薝卜林才能明了佛性 B. 不必去薝卜林也能明了佛性 C. 薝卜林是明了佛性的唯一地方 答案:B

  3. 诗中“今晨风日暖,亦复起我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描绘山壁上的题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遣兴二首 其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秋日的山景,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佛理的体悟,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