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时间: 2025-01-10 23:09: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鲁能 〔明代〕
万里驰驱上帝州,夜灯尊酒话绸缪。
旅怀忽起乡园梦,逸兴应随潞渚舟。
玉润惭非红杏雨,冰清照破碧天秋。
悬知后夜相思处,月满关山独倚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碧筠罗的送别之情。诗人驾车千里奔赴上帝州,夜晚在灯下与朋友畅饮,倾诉心声。旅途中的思乡情绪突然涌起,似乎随同着潞渚江的船只飘荡。诗人感叹自己如同清玉,怎能与丰腴的红杏之雨相提并论,清澈的冰水照亮了碧蓝的秋空。最后,诗人悬念着,后夜独自思念时,会在月光下对着关山,依靠着楼台,满怀思绪。
注释:
- 内父:内父指的是朋友的父亲,表示亲切。
- 驰驱:快速行驶,形容远行。
- 上帝州:这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具体地名待考证。
- 绸缪:形容亲密的交谈。
- 逸兴:指超逸的兴致。
- 潞渚:潞水的水边,可能是指潞河,带有地方色彩。
- 玉润:比喻人品清雅,光彩照人。
- 红杏雨:比喻美好事物,或是美丽的女性。
- 冰清:形容清澈透明,常用来比喻品德高尚。
- 关山:指山关,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鲁能,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鲁能在朋友将要离乡归去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明代社会动荡,离别成为常态,诗人用此诗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歌鉴赏:
鲁能的《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与心境。开篇“万里驰驱上帝州”,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劳累,暗示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接着,诗人提到夜晚的灯光与酒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在这温情脉脉的夜晚,诗人不仅与朋友畅谈未来,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故乡,流露出浓烈的思乡情。
“玉润惭非红杏雨,冰清照破碧天秋。”这两句运用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品德与他人美好事物的自谦,体现了诗人的高洁与对朋友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意象如“月满关山”更是强化了思念的情感,月亮作为孤独的象征,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友情和故乡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品的送别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驰驱上帝州:描绘了漫长的旅程,表达了为友人送行的决心。
- 夜灯尊酒话绸缪:描绘夜晚饮酒的情景,显示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旅怀忽起乡园梦:表达旅途中的思乡之情,乡愁之感油然而生。
- 逸兴应随潞渚舟:想象友人在潞水边的悠然自得,暗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 玉润惭非红杏雨:谦虚地自比玉,感叹自己的平凡与他人之美。
- 冰清照破碧天秋:清澈的意象与秋天的蓝天相结合,渲染了清冽的情感。
- 悬知后夜相思处:悬念表达思念的情感,暗示未来的孤独。
- 月满关山独倚楼:结尾强烈的思念情感,月光下的孤独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润”比喻人品。
- 对比:自谦与他人之间的对比。
- 意象:月亮、关山等意象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表达了在离别中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帝州:象征着远方的归宿。
- 夜晚:代表思考与孤独。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 关山:象征着离别与阻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潞渚”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泊
- B. 河流
- C. 山脉
- D. 城市
-
“玉润惭非红杏雨”中“红杏”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乡情
- C. 旅行
- D. 友谊
-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失落
- B. 忧伤
- C. 思念
- D. 快乐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鲁能与王之涣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描绘,虽然主题相似,但鲁能更侧重于人际情感,王之涣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壮丽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鲁能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