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庙》

时间: 2025-01-10 23:19:07

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

白话文翻译:

这片古老的宋墓静默而荒凉,岳宫如今仍然屹立在这里。
风霜在桧树和柏树上留下了痕迹,阴雨中能见到旗帜的影子。
这里曾是百战之地,如今中原的衣衫已是不同的色彩。
当地人严守着腊月的传统,偏向南方的枝头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注释:

  • 宋墓:指北宋时期的墓葬,象征历史的沉寂与衰亡。
  • 莽岑寂:莽莽苍苍,显得沉寂和荒凉。
  • 岳宫:指岳飞的庙宇,象征忠诚和英勇。
  • 桧柏:常绿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旌旗:用以标志军队或某种团体的旗帜,象征战斗与荣耀。
  • 百战回戈:指在激烈战争中反复交战的情景。
  • 土人:指当地的居民。
  • :指腊月,古时的一个重要节令,代表传统。

典故解析:

  • 岳飞: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其忠诚和英勇被后人传颂。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焦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梦阳,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历史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涉及历史、战争和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创作背景:

《朱仙镇庙》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朱仙镇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朱仙镇的古老遗迹和自然景观时,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开头两句“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通过对比,突显出历史的沉重和对比,宋朝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岳宫的存在,仿佛在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继承忠诚与英勇的精神。接下来的“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通过描绘自然的风霜雨露,寄托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桧柏的坚韧和旌旗的隐现,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民族精神的传承。最后两句“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描绘了古战场的变化,表明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处境。诗的结尾“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则表达了对传统与家园的守护,暗含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兼具历史深度与人文关怀,展现了李梦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历史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宋墓莽岑寂:描绘了宋代的墓地,显示出历史的沉寂。
  2. 岳宫今在兹:提醒人们岳飞的英勇与忠诚仍在,激励后人。
  3. 风霜留桧柏:自然的风霜在古树上留下痕迹,象征时间的流逝。
  4. 阴雨见旌旗:雨中隐现的旌旗,体现了历史的印记与战斗的荣光。
  5. 百战回戈地:表现战场的激烈与变换,暗示历史的动荡。
  6. 中原左衽时:中原的衣着变化反映了时代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
  7. 土人严伏腊:当地人对传统的坚守,表现出对文化的尊重。
  8. 偏护向南枝:暗示对南方的依恋与保护,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宋墓”比作历史的沉寂。
  • 对仗:如“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风霜和阴雨给予生命,增强了自然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对古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宋墓:历史的沉寂与衰亡。
  • 岳宫:忠诚与英勇的象征。
  • 桧柏:坚韧与长寿。
  • 旌旗:战斗与荣耀。
  • :传统与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仙镇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梦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岳宫”代表什么? A. 一座庙宇
    B. 一处战场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山

  3. “百战回戈地”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残酷与变化
    C. 战争的结束
    D. 战争的荣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民族精神的关注。
  • 明代王守仁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历史沧桑与英雄情怀。

诗词对比:

  • 李梦阳的《朱仙镇庙》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都涉及历史的沉思与对传统的尊重,但李梦阳更侧重于历史遗迹的描绘,而陆游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