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正月十三夜》
时间: 2025-01-11 19:46: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漏迟·正月十三夜》 作者:杨芳灿 〔清代〕
中庭閒徙倚。试灯时节,试香天气。雪意垂垂,酿得春寒似水。叠鼓严城暗数,看密炬频销残穗。风又起。迷离月晕,小窗深闭。几处佳宴传柑,唤银甲弹筝,绣巾香腻。纵觅欢场,无奈心情不是。颠倒江南归梦,只绕遍玉梅花底。空引睇。迢迢夜云千里。
白话文翻译:
在庭院中闲散地倚靠着,正是试灯和试香的时节。雪花纷纷扬扬,带来春寒的感觉如水一般。城中鼓声重重,暗中数着时间,看那密集的烛火频频熄灭残存的稻穗。风又开始刮了,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小窗紧闭。几处美好的宴会传来了香气,呼唤着身穿银甲的乐师弹奏筝曲,绣巾上散发着香气。纵然寻觅欢聚之地,然而心情却无法如愿。只好回忆江南的梦境,徘徊在梅花下。空自引目,遥望那夜云千里之外。
注释:
- 倚:依靠。
- 试灯:元宵节时点灯笼。
- 试香:指在节日中品香。
- 雪意垂垂:雪意渐浓。
- 叠鼓:形容鼓声重叠。
- 密炬:密集的蜡烛。
- 佳宴:美好的宴会。
- 银甲:指乐师的服饰。
- 绣巾:绣花的手巾,象征华丽。
典故解析:
- 玉漏:古代计时器,象征时光流逝。
- 江南:指南方地区,常常与美丽的景色和温柔的气候联系在一起,预示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以精致细腻的诗风著称,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正月十三,正值元宵节前后,诗人凭吊节日的氛围,表达对欢聚的渴望与心中的惆怅。
诗歌鉴赏:
《玉漏迟·正月十三夜》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景致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节日中既有欢庆的期待,又有孤独的感伤。开篇“中庭閒徙倚”,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但随即引入“试灯时节,试香天气”,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息。雪意的冷冽与春寒的交织,传达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冬天的寒冷,又有春天的柔和。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通过“叠鼓严城暗数”描绘夜晚的鼓声与烛光,营造出一种热闹却又略显孤寂的氛围。尽管有佳宴相伴,乐声四起,但诗人心中却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惆怅。最后,诗人回忆江南的梦境,似乎在追寻一种失落的美好,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替,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孤独心情的深刻反思,显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庭閒徙倚:在庭院中悠闲地倚靠,渲染出一种清静的氛围。
- 试灯时节,试香天气:节日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令人沉醉。
- 雪意垂垂,酿得春寒似水:雪的存在让人感受到春寒的凉意,形成了季节的交替。
- 叠鼓严城暗数:鼓声在城中重重叠叠,似乎在计算着流逝的时间。
- 看密炬频销残穗:看着蜡烛的火焰不断熄灭,暗示着时间在流逝。
- 风又起:突如其来的风,打破了宁静。
- 迷离月晕,小窗深闭:月光朦胧,窗户紧闭,形成了一种隔绝的感觉。
- 几处佳宴传柑:美好的宴席传来香气,体现节日的热闹。
- 唤银甲弹筝,绣巾香腻:乐师穿着华丽的服装,奏乐的场景充满了生机。
- 纵觅欢场,无奈心情不是:尽管在寻觅欢乐的场合,心情却无法快乐。
- 颠倒江南归梦,只绕遍玉梅花底:回忆起江南的梦境,徘徊于梅花之下,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空引睇,迢迢夜云千里:眼前的景象空荡荡,遥远的夜云似乎在引导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玉漏”,形象地表达时光的流逝。
- 拟人:将雪意和春寒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试灯时节,试香天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反映出内心的孤寂,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意象分析:
- 庭院: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雪:代表寒冷的季节,暗示着孤独与凋零。
- 月光:象征思念与柔情,衬托出内心的情感。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体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试灯”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春节
- D. 清明节
-
诗人对江南的回忆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B. 元宵节
- B. 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芳灿的《玉漏迟》在情感上更为复杂,不仅有对节日的热闹描写,还有对孤独的深刻思考;而李白的诗则是简单的思乡情怀,直接而清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芳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