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

时间: 2025-04-29 04:13:09

荷锸庭中破嫩苔,清沟一派引泉来。

剪刀草长浮萍合,无数游鱼去复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池
陆游 〔宋代〕
荷锸庭中破嫩苔,
清沟一派引泉来。
剪刀草长浮萍合,无数游鱼去复回。

白话文翻译:

在庭院中,荷叶和锸子破坏了嫩绿的苔藓,清澈的小沟引来了泉水。剪刀草生长,浮萍互相交汇,无数的游鱼来回穿梭。

注释:

  • 荷锸:指的是用来打理荷塘的工具,象征着对自然的干预。
  • 嫩苔:指嫩绿的苔藓,表示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
  • 清沟:清澈的小沟,象征着水源的滋润。
  • 剪刀草:一种水生植物,形态独特。
  • 浮萍: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草,象征着水的生机。
  • 游鱼:指在水中自由游动的鱼,代表自然的活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南宋时期,陆游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小池》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诗首句以“荷锸庭中破嫩苔”开篇,直接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既有对自然的破坏,也隐含着对自然的珍惜。接下来的“清沟一派引泉来”则转向了自然的馈赠,清澈的水源象征着生命的活力,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剪刀草长浮萍合”,展示了水草的生长与相互交融,表现了生机与和谐。最后一句“无数游鱼去复回”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水中的鱼群,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赋予作品以生命的气息。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荷锸庭中破嫩苔”:描写了庭院中的情景,荷叶和锸子的存在让嫩苔受到破坏,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清沟一派引泉来”:清澈的小沟引来的泉水象征着自然的恩赐,突出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源泉。
    • “剪刀草长浮萍合”:水生植物的生长与互相交汇,表现了自然的繁荣与和谐。
    • “无数游鱼去复回”:游鱼在水中自由穿梭,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与自然的关系。
    • 拟人:游鱼的动态表现了生命的活力,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赞美,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 荷锸:象征着人类活动,表现对自然的干预。
  • 嫩苔: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清沟: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自然的恩赐。
  • 剪刀草:代表自然的丰富与多样性。
  • 游鱼: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池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2. 诗中的“清沟”引来的是什么?

    • A. 雨水
    • B. 泉水
    • C. 河水
    • D. 湖水
  3. 诗中提到的“剪刀草”长在什么地方?

    • A. 池塘
    • B. 山上
    • C. 荒地
    • D. 林中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 《静夜思》by 李白: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寄托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陆游的《小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陆游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描绘,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