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九里平水道中》
时间: 2024-09-19 21:1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日九里平水道中
作者:陆游 〔宋代〕
晓雨丝丝熟食时,
泥深辙断客行迟。
乱云重叠藏山寺,
野水纵横入稻陂。
马鬣松阴封旧陇,
龟趺道左立新碑。
扶衰此出知能几?
清泪临风不自持。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细雨中,正是寒食节的时节,
泥泞的道路让行人行走缓慢。
阴云重重,山中的寺庙似乎被隐藏,
田间的野水纵横交错,流入稻田。
马鬃在松树的阴影下覆盖着旧的田埂,
而乌龟的石碑在道路左侧新立。
我在这衰老的境地出行,不知还能走多远?
在风中,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注释:
- 寒食日:寒食节,指的是清明节前的一个传统节日,纪念介子推。
- 九里平水道:指的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寓意行程。
- 晓雨:清晨的小雨。
- 泥深辙断:泥泞的路面让车辙断裂,行人无法顺利前行。
- 马鬣松阴:马鬃在松树的阴影下,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
- 龟趺:指的是一种石碑,上面可能雕刻着乌龟形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宋代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风以豪放、激昂著称,作品多涉及历史、战争和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尤其是在寒食节这个充满缅怀和哀思的日子里,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寒食日九里平水道中》是一首典型的怀乡诗,诗人在寒食节的细雨中,独自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用“晓雨丝丝”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细腻,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而“泥深辙断”则突显了行路的艰辛,体现出人生路途的坎坷。
接下来的“乱云重叠藏山寺”展示了一幅朦胧的山水画面,山寺被重重云雾遮掩,似乎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而“野水纵横入稻陂”则描绘了自然的丰饶与生机,给人以一丝安慰。
最后两句“扶衰此出知能几?清泪临风不自持”更是情感的高潮,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行走在此不知能走到何处,泪水在风中无法自控,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亲人故友的思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自然描写引入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人生、对故乡的深刻思索,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雨丝丝熟食时:描绘了寒食节的清晨,细雨绵绵,给人一种湿润而宁静的气氛。
- 泥深辙断客行迟:道路泥泞,行人无法顺畅前行,象征着生活的不易。
- 乱云重叠藏山寺:云层重重,山寺隐匿,展现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景象。
- 野水纵横入稻陂:田间水流交错,生动地描绘出丰收的景象。
- 马鬣松阴封旧陇:马鬃在松阴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旧日的记忆。
- 龟趺道左立新碑:新碑矗立,可能是记载着某种历史或意义的象征。
- 扶衰此出知能几:诗人自感年衰,行走在此,不知能走多远,反映出对生命的叹息。
- 清泪临风不自持:在风中流泪,表达了无奈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泥深辙断”形象地描写了行路的艰难。
- 拟人:诗中“清泪临风”赋予泪水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马鬣松阴”与“龟趺道左”,形成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无常时光的忧虑,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雨:象征着清新和希望,同时也带有忧伤的情感。
- 泥深:代表了生活的艰辛与困境。
- 乱云:隐喻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困扰。
- 野水:象征生机、繁荣与自然的馈赠。
- 马鬣松阴:暗示时光的流逝与记忆的沉淀。
- 龟趺: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a) 纪念先人
b) 赏花
c) 祭祖 -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 a) 晴天
b) 阴雨
c) 雪天 -
“清泪临风不自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 a) 纪念先人
- b) 阴雨
-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忧虑。
- 《登高》(王之涣):以登高抒发壮志与忧国情怀。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寒食日九里平水道中》: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但前者更为忧伤,后者则多了对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