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夷则宫、俗名仙吕宫淀山湖)》
时间: 2025-01-27 03:29: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夷则宫、俗名仙吕宫淀山湖)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
开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
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
算鲛宫祗隔一红尘,无路通。
神女驾,凌晓风。
明月佩,响丁东。
对两蛾犹锁,怨绿烟中。
秋色未教飞尽雁,夕阳长是坠疏钟。
又一声欸乃过前岩,移钓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云气弥漫的楼台,展现出一片碧绿的沧浪之美。小景如同寒冷的玉盆,巧妙的石头围绕着松树。微风送来流动的花瓣,浪花摇曳着晴朗的帆布,仿佛要飞向天空。鲛宫似乎只隔着一层红尘,难以通行。神女驾着云,迎着清晨的风。明月的佩饰发出清脆的声响。对着那两道愁眉,陷入了绿烟的怨恨之中。秋色未能让大雁飞尽,夕阳却总是坠落在稀疏的钟声中。又是一声欸乃,划过前面的岩石,移动着钓鱼的篷。
注释:
- 云气楼台:云雾缭绕的楼阁。
- 沧浪:形容水的颜色,碧绿的河流。
- 小景玉盆寒浸:形容小景如同寒冷的玉盆浸泡在水中。
- 鲛宫:传说中的海底宫殿,鲛人居住的地方。
- 神女:指神话中的女神。
- 欸乃:船在水中行驶时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鲛宫”出自古代神话传说,鲛人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常与美丽的传说相联系;“神女”则常常代表了美丽、高贵的女性形象,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宋代著名词人,字文英,号天隐,生于北宋末年,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丽,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于吴文英的晚年时期,他身处动荡的时代,常常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美丽交织在一起。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抒情诗,作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伤。开头的“云气楼台”便勾勒出一幅朦胧的山水画,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风送流花、浪摇晴练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中的动态之美。
而后,诗人引出了“鲛宫”的意象,似乎在表达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却又感叹“无路通”,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接下来的“神女驾,凌晓风”则将诗人心中的美丽与理想化为一种神秘的力量,令人向往。诗末的“移钓篷”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恬淡与宁静,是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整体诗词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
描绘云雾缭绕的楼台,展现出一片碧绿的水面,形成了自然和人文的交融。 -
开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
小景如寒冷的玉盆,巧妙的石头环绕松树,表现出静谧和清新。 -
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
微风送来飘动的花瓣,浪花摇曳着帆布,展现出自然的活力与动感。 -
算鲛宫祗隔一红尘,无路通。
虽然鲛宫似乎近在咫尺,却因红尘而无法抵达,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
神女驾,凌晓风。
神女乘风而来,象征着理想和美好,仿佛在引导着诗人向前。 -
明月佩,响丁东。
明月的佩饰发出清脆的声响,暗示着宁静夜晚的美好。 -
对两蛾犹锁,怨绿烟中。
两道愁眉锁住了心情,充满了对生活的忧虑与怨恨。 -
秋色未教飞尽雁,夕阳长是坠疏钟。
秋色未能让大雁飞尽,夕阳却总是落下,表达了时间流逝与生命感慨。 -
又一声欸乃过前岩,移钓篷。
这一声欸乃,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渗透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气楼台”比喻自然的变化。
- 拟人:如“风送流花”,风仿佛有意识地送来花瓣。
- 对仗:如“明月佩,响丁东”,展现了工整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气:象征着变化与虚无。
- 沧浪: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神女:象征理想与美好。
- 秋色: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气楼台”所描绘的意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人生的无奈
C. 生活的繁忙 -
“鲛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困境
C. 自然之美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风的动作?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吴文英的《满江红》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辛弃疾则在豪放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两首词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选编和注释
- 《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理论与分析
- 《吴文英研究》 - 深入了解诗人及其作品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