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四月初六)》
时间: 2025-02-04 15:35: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四月初六)
作者: 梅坡 〔宋代〕
天佑生贤,安排处麦秋六日。
人尽道英雄慷慨,中兴人物。
佛祖庆生宜后两,洞宾初度犹迟七。
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
州县考,劳书绩。
东西府,今虚席。
看台星北拱,寿星南极。
即见紫泥书下逮,须还班头立。
愿得君千载庆风云,齐箕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天助贤良之士,安排在麦子成熟的六日。
大家都说英雄豪杰慷慨激昂,都是中兴之人。
佛祖庆生最好在后几天,洞宾初度的日子尚迟于七月。
想要急流勇退成为神仙,怎么能够做到呢?
州县考试,辛苦了书生的成绩。
东西两府,现如今空着位置。
看北斗星高悬,南极寿星也在。
即便看到紫泥上书的任命,仍需在班头立定。
愿你千年万载庆祝风云,齐心协力如同箕翼。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佑生贤”:天意保佑贤良之士。
- “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
- “中兴人物”:指恢复中兴的英雄人物。
- “急流勇退”:比喻在最巅峰时刻果断退隐。
- “紫泥书”:古代在紫泥上写的官文书。
- “班头”:指官职或班级的前列。
典故解析:
- “佛祖庆生”:指佛教信仰中的节日庆典。
- “洞宾”:指神仙中的李洞宾,代表道教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坡,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农历四月初六,正值麦子成熟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状况,抒发对贤良之士的赞美及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满江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社会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英雄豪杰的崇敬。开头部分,诗人以“天佑生贤”引出主题,表达了对贤良士人的期望与赞美。在描写节令时,诗人将麦秋与英雄人物相联系,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接着,诗人提到“佛祖庆生”,意在强调时节的重要性和神秘性,而“洞宾初度犹迟七”则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中表达了急流勇退的矛盾心理,反映出诗人在面临选择时的无奈与挣扎。通过“州县考,劳书绩”的描写,展现了功名与理想之间的斗争。
最后,诗歌以愿望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同道中人的鼓励。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更是对社会理想的寄托,展现出梅坡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天佑生贤,安排处麦秋六日”点明了时节和主题,表现了对贤人的期盼。
- “人尽道英雄慷慨,中兴人物”则强调了社会对英雄的赞誉,体现了集体意识。
- “佛祖庆生宜后两,洞宾初度犹迟七”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 “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表现了对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的反思。
- “州县考,劳书绩”则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
- “东西府,今虚席”指向了官场的腐败与空虚。
- “看台星北拱,寿星南极”则是一种宇宙观的表达。
- “愿得君千载庆风云,齐箕翼”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州县考,劳书绩”以及“看台星北拱,寿星南极”展示了强烈的对比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贤良士人的赞美与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秋”:象征丰收与希望。
- “佛祖”:象征信仰与精神寄托。
- “寿星”:象征长寿与福气。
- “紫泥书”:象征权力与官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麦秋”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表达了怎样的心理?
A. 渴望官位
B. 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未来的迷茫 -
诗中提到的“州县考,劳书绩”反映了什么?
A. 诗人的高兴
B. 对现实的不满
C. 对朋友的赞美
D. 对家庭的关心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诗词对比:
梅坡的《满江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在情感表达上都彰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梅坡更注重对贤良士人的赞美,而苏轼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未来的希望。两者在文化背景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