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

时间: 2025-01-11 02:17:38

慈恩得隽绿衣归,凡客南来罕似之。

名氏已标希吕第,文化要继幼安诗。

行登衮衮诸公上,毋鄙区区一尉卑。

踏雪同来子先去,梦随鞭影过江湄。

意思解释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

原文展示

慈恩得隽绿衣归,
凡客南来罕似之。
名氏已标希吕第,
文化要继幼安诗。
行登衮衮诸公上,
毋鄙区区一尉卑。
踏雪同来子先去,
梦随鞭影过江湄。

白话文翻译

慈恩(慈恩寺)得到了众多的佳人(诗人以此比喻),穿着绿衣回家,
南来的凡客(普通人)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
名声已经标志着希吕(希吕是古代名士),
文化应该继承幼安(幼安是指陆游,著名诗人)的诗作。
登上这身披华服的众公(指读书人)之上,
不要轻视那些地位低微的官吏。
踏雪而来的朋友先行离去,
梦中随着马鞭的影子渡过江边。

注释

  • 慈恩:指慈恩寺,是古代名寺之一。
  • :才华出众的人。
  • 名氏:指有声望的家族或个人。
  • 希吕:指唐代诗人李白(号希吕)。
  • 幼安:指陆游,南宋著名诗人,以其诗歌的文化内涵著称。
  • 衮衮:形容华丽的衣服,常用来指代士大夫。
  • 毋鄙:不要轻视。
  • 踏雪:指在雪中行走,象征着清高或与众不同。
  • 江湄:江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为人所知的主要作品有多首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诗作。他的诗歌风格受到当时文人的影响,擅长描写人情世故,善于运用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好友郭靖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社会地位的反思。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中开头提到“慈恩得隽绿衣归”,既是对郭靖父亲回归金陵的赞美,也是对其才华的认可。后文提到“凡客南来罕似之”,则流露出一种对世俗平庸的批判,强调了朋友的独特与珍贵。

在提到“名氏已标希吕第”时,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崇敬的态度,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地位的思考,强调即使是一位地位卑微的小官,也不应被轻视。

最后两句“踏雪同来子先去,梦随鞭影过江湄”则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踏雪而来的朋友已经先行离去,梦境中却依然与其相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难舍之情。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友人的留恋,又有对社会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慈恩得隽绿衣归:表达了对郭靖父亲归来的欣喜。
  • 凡客南来罕似之:表示此人非比寻常。
  • 名氏已标希吕第:强调其文化地位与成就。
  • 文化要继幼安诗:指望他能传承优秀的文化。
  • 行登衮衮诸公上:描绘了士大夫的风采。
  • 毋鄙区区一尉卑:劝告不要轻视小官。
  • 踏雪同来子先去:写出朋友离去的遗憾。
  • 梦随鞭影过江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通过“绿衣”来象征才华出众的人。
  • 象征:踏雪象征清高与独特。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社会地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和对友谊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慈恩: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庇护。
  • 绿衣:象征着才华与理想。
  • :象征着纯洁与清高。
  • 江湄: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慈恩得隽绿衣归”中的“隽”是什么意思?

    • A. 普通人
    • B. 才华出众的人
    • C. 诗人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幼安”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陆游
    • C. 杜甫
    • 答案:B
  3. “踏雪同来子先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失落与思念
    • C. 愤怒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对比李曾伯的作品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李曾伯更侧重于对文化传承的探讨,而陆游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的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