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时间: 2025-01-10 18:21:25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白话文翻译

胡人强敌侵犯了金阙,驻足于大江南边。
一位皇帝的双魂早已无影,孤独的臣子在百战之中酣战。
兵威在空旷的朔漠中显得无力,法力依托于瞿昙的神秘。
恢复山河的那一天,我甘愿为此捐躯分离。

注释

  • 强胡:指强大的胡人,古代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者。
  • 金阙:指金朝的都城,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耀。
  • 驻跸:停留、驻扎,通常用于帝王出行。
  • 一帝双魂:指一位皇帝的双重灵魂,暗示着国家的分裂与动荡。
  • 孤臣:孤独的臣子,指在国家危难时的忠臣。
  • 百战酣: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战斗状态如醉酒般酣畅。
  • 兵威空朔漠:兵力在广袤的北方显得无力。
  • 法力:指国家的法度与权威。
  • 瞿昙:古代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象征着佛法的力量。
  • 恢复山河日:期待国家和领土的重新归属、恢复。
  • 捐躯分亦甘:愿意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号字少华,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和爱国诗人。他以忠诚、勇敢和仁爱著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岳飞在抗金斗争时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恢复故土的渴望。诗中表现出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宁死不屈的决心。

诗歌鉴赏

岳飞的《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恢复明媚河山的坚定信念。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金朝的侵略者逼近南方的情形,展现了国家危难与臣子的孤立无援。接着,诗人以“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表明了对国家分裂的沉痛感受,以及作为忠臣的无奈与坚韧。

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渴望“恢复山河”的愿望,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贯穿整首诗,令人感受到岳飞内心深处的悲壮与豪情。诗歌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情感真挚而饱满,充分展现了岳飞作为一位诗人和将领的双重身份,既有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强胡犯金阙”:描绘了胡人入侵的情景,暗示国家的危机。
    • “驻跸大江南”:说明敌人停驻于南方,象征着对南宋的威胁。
    • “一帝双魂杳”:表达了皇帝的双重象征,暗示着国家的动荡。
    • “孤臣百战酣”:表现了诗人作为忠臣的孤独与勇敢。
    • “兵威空朔漠”:描述了兵力的无力感,反映了国家的弱势。
    • “法力仗瞿昙”:暗示了对国家法度的向往与依托。
    • “恢复山河日”: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渴望。
    • “捐躯分亦甘”:坚定地表示为恢复国家而愿意牺牲。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强胡犯金阙”和“驻跸大江南”,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国家的命运比作魂灵,传递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 夸张:如“孤臣百战酣”,渲染了诗人忠诚的决心和艰难的境遇。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爱国主义,通过描绘国家的危机与臣子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恢复山河的渴望与为国捐躯的豪情。

意象分析

  • 强胡:象征外敌入侵的威胁。
  • 金阙:代表国家的尊严与荣耀。
  • 孤臣:忠臣的象征,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 山河:象征国家的领土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强胡”指的是: A. 南方的人民
    B. 外族入侵者
    C. 友好的邻国
    D. 内部叛乱者

  2. “恢复山河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个人荣华
    B. 国家统一
    C. 个人自由
    D. 文化传承

  3. 诗中的“孤臣”指的是: A. 忠诚的臣子
    B. 统治者
    C. 叛徒
    D. 外交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爱国情怀。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出豪情壮志,激励人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岳飞的《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与陆游的《示儿》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但岳飞更多表现出战斗的决心,而陆游则更倾向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

参考资料

  • 《岳飞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