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写怀》
时间: 2025-01-25 17:27: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写怀
作者: 岳飞 〔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与强烈的报国之志。在雨后凭栏而立,心中激荡着壮志豪情,仰天长啸,感叹自己三十年间的功名最终不过是尘土,八千里路也不过是云和月的虚幻。不要等到年轻时光白白流逝,心中无所作为而感到悲伤。靖康之耻尚未报,作为臣子的怨恨何时才能消除呢?我将驾车踏破贺兰山的缺口,满怀壮志,饥饿时要吃掉敌人的肉,口渴时要饮匈奴的血。期待能重新收复失去的河山,朝见天阙。
注释:
- 怒发冲冠: 形容愤怒到极点,头发竖起,帽子都被顶掉了。
- 潇潇雨歇: 形容雨停了,天气清凉。
- 壮怀激烈: 壮志和抱负非常激烈。
- 靖康耻: 指北宋靖康年间,金军攻陷汴京,俘获徽宣二宗的耻辱。
- 驾长车: 比喻驱车出征。
- 贺兰山: 指代敌人的阻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文学家,因反抗金朝侵略而被誉为民族英雄。他的诗词多体现忠诚和报国之情,风格雄浑激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金朝侵略,国破家亡的历史背景下,岳飞以诗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强烈的复国愿望。
诗歌鉴赏:
《满江红·写怀》是岳飞不朽的爱国诗作,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忠臣、将领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诗的开头即以“怒发冲冠”描绘了作者愤怒的心情,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痛心与不甘。接着,通过“凭栏处潇潇雨歇”设定了一个凄凉的环境,此时的他抬头长啸,带着对历史的反思与自我激励。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句传达了时间的无情,提醒人们不要在年轻时虚度光阴,留下遗憾。通过回忆靖康之耻,岳飞的愤懑与心痛进一步加深,表现出他强烈的复仇欲望和未报国耻的焦虑。
后半部分更是豪情万丈,驾车征战,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豪言壮语,激励着后人。最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达了他重建家国、恢复失地的坚定决心,整首诗充满了激昂、豪壮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他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不屈不挠的斗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怒发冲冠: 形象地表现出激动与愤怒。
- 凭栏处潇潇雨歇: 描绘了一个雨后清冷的场景,暗含一丝孤独。
- 三十功名尘与土: 自我反思,功名最终不过是尘土,表现了对世事的无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劝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虚度。
- 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把个人的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深邃的爱国情怀。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表达了勇往直前的斗志,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打败敌人。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 通过“怒发冲冠”,夸张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愤怒。
- 排比: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通过排比增强了情感的激昂。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岳飞强烈的民族情怀与报国志向,表现了对国家沦陷的痛心与对未来复仇的坚定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怒发: 代表愤怒与激情。
- 雨歇: 传递一种清冷孤独的情感。
- 长车: 象征着征战与斗争。
- 胡虏、匈奴: 代表外敌,象征着侵略与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满江红·写怀》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岳飞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靖康之耻”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元朝统一
B. 南宋建立
C. 北宋灭亡
D. 明朝建立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时间的珍惜
C. 对未来的恐惧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登高》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更加强调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报仇的决心,而李白则是对人生的洒脱与豪迈。两者都彰显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但在情感基调上,岳飞更倾向于沉重与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岳飞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