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题竹君江户琐谈后》
时间: 2025-02-04 15:37: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题竹君江户琐谈后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平生久识东瀛好,输君者番游冶。
花月新桥,笙歌墨水,端合才人维马。
艳情自写。似画舫扬州,水天閒话。
酒畔传钞,鸡林纸贵定无价。
天涯。同宿客舍。有秾愁旧梦,细诉遥夜。
破砚敲霜,残镫坐雨,那觅芳原楼榭。
云帆待挂。问摇落欧洲,不如归也。
指点神山,与君吟袖把。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以来早就知道东瀛(日本)的好处,倾向于与你分享这次游历的乐趣。花和月色映衬着新桥,笙歌和墨水交织,真是应当让才子佳人共乘的场所。那种艳丽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仿佛是在扬州的画舫上,悠然自得地谈天说地。在酒旁传纸币,鸡林的纸张价格一定是无价之宝。
在天涯海角,我们同在客舍中,心中满是离愁旧梦,细细诉说着漫漫长夜。破碎的砚台敲打着霜雪,残留的烛光沐浴在雨中,哪里去寻芳原的楼榭呢?云帆正待扬起,问你是否觉得,去欧洲游历,不如归来更好。指点着神山,我与你一同吟唱,袖子轻拂。
注释
- 东瀛:指日本,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
- 游冶:游玩、游乐的意思。
- 新桥: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桥,象征着风景如画的地方。
- 笙歌墨水:笙和歌是音乐,墨水指书法,形容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
- 艳情自写:形容情感自然流露,毫不造作。
- 鸡林纸贵:鸡林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方,纸贵形容纸张价值高。
- 秾愁:指浓厚的愁苦。
- 芳原楼榭:表示美丽的楼台、景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飞声,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在与日本人竹君谈话后所作,表达了对东瀛文化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归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齐天乐·题竹君江户琐谈后》是一首充满异国情调的词作,诗人在与竹君的交谈中,表达了对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喜爱。开篇以“平生久识东瀛好”点明了作者与日本的渊源,流露出亲切感。通过对“花月新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色,似乎让人身临其境。整首词的语言优美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又有对过往旧梦的缅怀,情感深邃。
词中反复出现的酒、纸、梦等意象,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欢愉也有愁苦。从“酒畔传钞”到“细诉遥夜”,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交流与深厚的情谊。最后一句“问摇落欧洲,不如归也”,更是对归乡情怀的深刻表达,体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与对异乡游历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平生久识东瀛好”:我对日本的一切了解已久,感到它的美好。
- “输君者番游冶”:愿意将游历的乐趣分享给你。
- “花月新桥,笙歌墨水”: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文化氛围。
- “艳情自写”:情感自然流露,毫不造作。
- “酒畔传钞,鸡林纸贵定无价”:酒中交谈,纸张价值无比。
- “有秾愁旧梦,细诉遥夜”: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愁苦。
- “破砚敲霜,残镫坐雨”:意象中透出孤寂与无奈。
- “云帆待挂”:准备启航。
- “指点神山,与君吟袖把”:与朋友吟唱,分享自然之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艳情自写”形象地展现了情感的自然流露。
- 对仗:如“花月新桥,笙歌墨水”,展现了和谐美感。
- 拟人:让情感和景物交融,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词歌颂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游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东瀛:象征着美好的异国文化。
- 花月:代表自然的美丽与诗意。
- 酒:象征着友情与交流。
- 梦: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思考。
- 云帆:象征着旅途与归乡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瀛”指的是哪个国家?
- A. 韩国
- B. 日本
- C. 越南
-
诗中提到的“鸡林纸贵”意味着什么?
- A. 鸡林的纸张价格高
- B. 鸡林的食物好
- C. 鸡林的风景美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
- A. “酒畔传钞”
- B. “问摇落欧洲,不如归也”
- C. “细诉遥夜”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 比较潘飞声的《齐天乐》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景的赞叹,但潘飞声更侧重于描绘异国情调和文化交流,而李白则强调友情与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