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15: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鳞六六巴江到,蛮笺百番相赠。海藻输华,溪藤让滑,幅幅琉璃光莹。粉痕红凝。更染透桃花,十分妍靓。韵事流传,锦官城外薛涛井。宫中晓寒曾赋,衍波题未了,仙梦催醒。冶习销磨,香词零落,不似当年吟兴。旧游追省。把袍袄留题,遍钞还剩。待仿银钩,拨灯销夜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巴江而来的旅途,写到收到来自南方的各种信件与赠品。海藻的色彩鲜艳,溪边的藤蔓轻盈滑动,所有的景象都如同琉璃般晶莹剔透。桃花的红色更加鲜艳动人。吟唱的韵律在锦官城外的薛涛井边流传。宫中曾在清晨的寒气中作诗,波澜未曾结束,仙梦也在催促着我。那些往日的风华已渐渐消逝,香气四溢的词句也不再,如今的吟唱兴致远不如往年。追忆旧游,我把衣袍留下题字,却发现只剩下几张抄本。期待着仿佛银钩般的笔触,点亮漫漫夜晚。
注释:
- 文鳞:指文采斐然的书信。
- 蛮笺:指南方的信纸,形容信件的数量多。
- 海藻:象征着美丽的事物。
- 锦官城:今成都,著名的文化之地。
- 薛涛井:与唐代女诗人薛涛有关的井,象征着诗歌的流传。
- 冶习:指风雅的习气或情趣。
- 香词:美丽的诗句。
典故解析:
- 薛涛井:传说中薛涛是唐代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才与井水清凉的韵味相结合,成为了诗歌文化的一部分。
- 宫中晓寒:指代宫中清晨的寒气,暗示着孤独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因其独特的风格与对传统诗歌的传承而受到瞩目。作品常带有抒情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与情感。
创作背景:
在清代,诗歌是士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的感触以及对自然的欣赏。此诗是在对往昔的怀念中创作而成,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齐天乐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以“文鳞六六巴江到”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来自南方的文化气息与诗人心中百般情愫。诗中多次提及的自然景物,如海藻、溪藤、桃花等,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
而后,诗人对薛涛井的提及,仿佛在提醒读者诗歌的传承与流变。诗中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曾经诗歌热情的怀念。尤其是“香词零落,不似当年吟兴”一句,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对昔日繁华的向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轻盈与沉重之间徘徊,既有对美好的追求,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思。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清代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敏锐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鳞六六巴江到:文采斐然的信件从巴江传来,暗示着诗人与外界的交流。
- 蛮笺百番相赠:形容南方的信件数量众多,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情谊。
- 海藻输华:海藻的美丽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 溪藤让滑:溪边的藤蔓轻盈而滑,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 幅幅琉璃光莹:形容景象如琉璃般透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 粉痕红凝:桃花的颜色娇艳,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韵事流传:诗歌的韵律在流传,表明文化的延续。
- 锦官城外薛涛井:提及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表达对诗人的敬仰。
- 宫中晓寒曾赋:清晨的寒气中作诗,暗示孤独的创作环境。
- 冶习销磨:昔日的风华已渐渐消逝,诗人对比现实与往昔的感慨。
- 旧游追省:追忆往昔的游玩与旧情。
- 把袍袄留题:留下自己的题字,表达对过往的留念。
- 遍钞还剩:抄写的诗文仅剩下几张,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 待仿银钩:期待着新的创作与灵感的降临。
- 拨灯销夜永:在漫长的夜晚中,期待灵感的闪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美丽的诗句,增加了诗歌的意象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与特征,深化了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创作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藻:象征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桃花:代表青春与美丽,常用以表达思念。
- 薛涛井: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反映了诗歌的传承。
- 灯:象征着希望与灵感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锦官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成都
C. 上海
D. 南京 -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是: A. 痛苦
B. 怀念
C. 忘却
D. 轻视 -
“文鳞”指的是: A. 诗歌
B. 信件
C. 书法
D. 绘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芳灿的《齐天乐 其二》更多地表现了对往昔的思念,而李白则展现出更为豪放的豪情与对人生的畅快。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呈现上各有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相关学术著作。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对古诗词的系统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