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除夕》

时间: 2025-01-11 21:43:40

客路谁相识,灯寒暮景收。

一年今夜尽,千里异乡愁。

骨肉知何在,渔樵欲共游。

岁华明日度,飘泊逐孤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路谁相识,灯寒暮景收。一年今夜尽,千里异乡愁。骨肉知何在,渔樵欲共游。岁华明日度,飘泊逐孤舟。

白话文翻译:

在这条客路上,谁能和我相识呢?灯光微弱,傍晚的景色逐渐沉寂。一年就要在今夜结束,千里之外的异乡让我感到无比的愁苦。亲人们不知道在哪里,渔夫和樵夫也想要一起游玩。明天岁月又将流逝,我却在孤舟上漂泊。

注释:

  • 客路:指的是旅途中。
  • 灯寒:灯光微弱,显得冷清。
  • 暮景:傍晚的景色。
  • 一年今夜尽:指的是旧年即将结束。
  • 千里异乡愁:身处异乡,愁苦万分。
  • 骨肉:指的是亲人。
  • 渔樵:渔夫和樵夫,代表普通人。
  • 岁华明日度:指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 飘泊逐孤舟:形容自己像孤舟一样漂泊不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千里异乡愁”常见于古诗词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游子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游子心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除夕之际,正值辞旧迎新之时,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愈加显得深刻。

诗歌鉴赏:

《途中除夕》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人身处异乡,正值除夕,心中满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开头两句“客路谁相识,灯寒暮景收”,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暗示着身边没有知音,周围的环境也愈加冷清。接着,诗人通过“千里异乡愁”表达了离家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揭示了除夕夜本应团圆的情景与自己孤独的对比。后面几句“骨肉知何在,渔樵欲共游”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亲人的思念,渔樵象征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归属和团聚的渴望。最后,诗人以“飘泊逐孤舟”收尾,展现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状态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客路谁相识”:在旅途中,谁能理解我。
    2. “灯寒暮景收”:灯光微弱,傍晚的景色变得冷清。
    3. “一年今夜尽”:一年即将在今夜结束。
    4. “千里异乡愁”:在千里之外的异乡,感到无比愁苦。
    5. “骨肉知何在”:亲人们如今身在何处。
    6. “渔樵欲共游”:渔夫与樵夫也希望能一起游玩。
    7. “岁华明日度”: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8. “飘泊逐孤舟”:我像孤舟一样漂泊不定。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渔樵欲共游”和“骨肉知何在”形成对比。
    • 拟人:灯光和傍晚的景色被赋予情感,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游子在除夕夜的孤独与思念,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团圆的渴望,反映了游子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异乡:象征着游子的孤独与无助。
  • 灯光:代表着希望与温暖,但在此处显得微弱,突显了冷清。
  • 骨肉:体现了亲情的深厚,也反映了对家庭的思念。
  • 孤舟: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里异乡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兴奋
  2. “骨肉知何在”中的“骨肉”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陌生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它通过月光的映照来表达孤独与思念,而《途中除夕》则通过除夕夜的场景,展现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渴望。这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郭奎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思乡情怀在中国古诗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