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春暮》
时间: 2025-01-25 22:56: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了清明,轻寒轻暖,春剩些些。花褪莺慵,苔浓蝶懒,闲掩窗纱。梦醒宝鼎烟斜。又柳外,红摇暮霞。怨杀东风,一年春事,都付杨花。
白话文翻译:
过了清明节,天气渐渐变得温暖,春天只剩下一点点。花儿凋谢,黄莺懒惰,青苔深厚,蝴蝶也显得懒散,随意掩上窗纱。梦醒时看到宝鼎上冒出的烟雾斜斜地飘散。又看到柳树外,红霞在暮色中摇曳。怨恨那东风,过去一年春天的种种,都让它随杨花飘散了。
注释: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4月5日左右。
- 轻寒轻暖:形容春天的天气变化,温暖而带有丝丝寒意。
- 花褪:花儿凋零、退去的意思。
- 莺:黄莺,一种春季常见的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苔浓:青苔生长茂盛,暗示春天的生机。
- 梦醒:指从梦中醒来。
- 宝鼎:古代用来煮饭、煮药的器具,常象征家中的温暖与安宁。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来临。
- 杨花:杨树的花,常在春天飘飞,象征春天的逝去。
典故解析:
“怨杀东风”可以理解为对春天的无奈与惋惜,东风本是温暖的象征,但在诗中却带来了春天的结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菊孙,清代诗人,字道亨,号菊孙,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柳梢青 春暮”创作于春季的尾声,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的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幅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图景。诗人在清明之后,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轻微寒意,描绘出花儿凋谢、鸟儿懒散的场景,细腻地反映了春天的脆弱与不持久。通过“梦醒宝鼎烟斜”的意境,诗人表达了从梦中醒来的瞬间,生活的琐碎与现实的沉重。接着,诗人描绘出柳外的暮霞,红色的夕阳映衬着即将来临的夜晚,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离去。
“怨杀东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春风本应带来温暖,但却也带走了春天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过了清明:标志着春天的逐渐结束。
- 轻寒轻暖:表现春天的温暖与寒意交替。
- 花褪莺慵:花儿凋谢,鸟儿懒散,象征春的衰退。
- 梦醒宝鼎烟斜:从梦中醒来,看到宝鼎冒烟,隐喻生活的琐碎。
- 又柳外,红摇暮霞:描绘柳树与夕阳的景象,表现春天的余晖。
- 怨杀东风: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东风成了惹人怨的对象。
- 一年春事,都付杨花:春天的美好都随风飘散,留不住。
修辞手法:
- 比喻:“梦醒宝鼎烟斜”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春天的花与鸟被赋予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希望与美好。
- 花:代表青春与美好,但也暗示短暂。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然而在诗中却成为惋惜的对象。
- 杨花:象征春天的逝去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逝去
C. 对鸟的赞美
D. 家庭的温暖 -
“怨杀东风”中,“东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冬天
C. 秋天
D. 自然 -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着什么? A. 美好时光
B. 春天的结束
C. 生机与希望
D. 夏天的到来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涉及自然景象,但《柳梢青 春暮》更侧重于春天的感伤,而《登鹳雀楼》则表现了壮阔的景象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