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十首》

时间: 2025-01-11 01:41:31

白头渔父白头妻,网得鱼多夜不归。

生怕渡官搜着税,巴东转柁向巴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头渔父白头妻,网得鱼多夜不归。
生怕渡官搜着税,巴东转柁向巴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对白发的渔夫和渔妻,夜晚捕鱼多得不愿归家。因为担心官府来查税,他们把船转向巴西,避开巴东。

注释:

  • 白头渔父:白头指年纪大,渔父即渔夫。
  • 白头妻:同样指年迈的渔妇。
  • 网得鱼多:用网捕鱼,收获颇丰。
  • 夜不归:夜晚不回家,形容捕鱼到很晚。
  • 生怕:生怕、担心。
  • 渡官:指负责渡口的官员。
  • 搜着税:查税,搜查税款。
  • 巴东:地名,位于长江沿岸。
  • 转柁:转动船舵。
  • 巴西:同样是地名,意指避开巴东。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反映的渔民生活和官府征税的现实,代表了宋代社会经济的某种状态,尤其是对渔民的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乡土生活和自然景色,具有较强的民间色彩。

创作背景:诗写于宋代,渔民的生活艰辛、官府的征税政策给他们带来了困扰。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渔民艰难处境的同情和对官府政策的无奈。

诗歌鉴赏:

《竹枝歌十首》是汪元量的代表作品之一,尤其是这一首,生动描绘了渔民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刻画出一对白头渔夫夫妇的辛勤与无奈。白头的形象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年龄和辛劳,更突显了他们在生活重压下的沉重感。诗人在描写他们捕鱼的场景时,运用了“网得鱼多夜不归”这样的句子,既显示了渔夫的捕鱼技术,也体现了他们对生计的无奈和执着。

而生怕渡官查税的情节,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渔民不仅要面对自然的挑战,还要忍受来自官府的压力。这种社会背景下的渔民生活,充满了对自由与生存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在简洁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渔民生存状态的同情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通过意象的运用,汪元量成功地将渔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他们的辛劳,还能引发对社会公正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头渔父白头妻”:描写渔夫和渔妻的形象,强调他们的年纪与辛劳。
    • “网得鱼多夜不归”:表现他们捕鱼的丰收与不归家,暗示生活的艰辛。
    • “生怕渡官搜着税”:透露渔民对官府征税的恐惧,反映社会现实。
    • “巴东转柁向巴西”:展现了渔民为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与妥协。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白头”和“夜不归”的对比,增强了渔民生活的矛盾感。
    • 采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渔民的辛劳与无奈,表达对他们艰辛生活的同情,同时对官府征税政策的批判。

意象分析:

  • 渔夫与渔妻:象征着普通劳动者,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渴望与对社会不公的抗争。
  • :代表生计与希望,捕鱼的丰收象征着对生活的期盼。
  • 渡官:代表权威与压迫,体现了官民之间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枝歌十首》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渔夫和渔妻的主要担忧是什么?

    • A. 渔获不足
    • B. 官府查税
    • C. 天气恶劣
    • D. 船只破旧
  3. 诗中提到的“巴东”和“巴西”是指什么?

    • A. 两个城市
    • B. 两个地名
    • C. 两种鱼
    • D. 两种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渔舟唱晚》 by 王士祯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江雪》同样描写了渔民的孤独与自然的冷酷,二者都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但《江雪》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竹枝歌》则更强调生存的无奈与社会的压迫。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汪元量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