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灵光寺栖感秋》

时间: 2025-01-27 03:26:47

独上高楼思何穷,况复秋光入望中。

术未能仙曾远地,天将可问莫书空。

悬怀最是云□白,游目偏惊树叶红。

漫对苍苍千岁柏,珊然笑傲与谁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上高楼思何穷,
况复秋光入望中。
术未能仙曾远地,
天将可问莫书空。
悬怀最是云白,
游目偏惊树叶红。
漫对苍苍千岁柏,
珊然笑傲与谁同。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登上高楼,思绪无尽,
更何况秋光映入眼帘。
虽然我未能得道成仙,但曾经遥望那遥远的地方,
天若能问,我却无话可说。
心中悬挂的情感最是如那白云,
我游目四望,惊讶于树叶的红色。
面对那苍苍千年的柏树,
我不禁洒然一笑,傲然与谁为伴。

注释:

  • :单独、独自。
  • 高楼:高大的建筑,象征思考的高度。
  • :尽、无尽。
  • 况复:更何况。
  • 术未能仙:指术法未能成仙,表达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 天将可问:如果有天问,表达无奈的心情。
  • 悬怀:心中挂念、思绪。
  • 云白:白色的云,象征轻松愉悦的心境。
  • 游目:四处观望。
  • 偏惊:特别惊讶。
  • 漫对:随意地面对。
  • 苍苍千岁柏:形容古老的柏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珊然:形容轻松、自如的样子。
  • 笑傲:傲然笑对,表示不屑。

典故解析:

  • 高楼:古代文人常常通过登高望远来激发思考和感慨。
  • 云白树叶红:秋天的景象常常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红叶与白云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南凤,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天,正值丰收之际,诗人登高望远,思绪万千,通过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情感。在高楼之上,诗人独自思考,感受到秋光的渗透,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诗人未能得道成仙的遗憾,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但同时,面对苍翠的千年柏树,诗人又流露出一种洒脱与傲然的态度,仿佛在说,尽管人生有限,但我仍能在此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张力和深邃,既有对世俗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上高楼思何穷:独自登上高楼,思绪无边无际。
  2. 况复秋光入望中:更何况秋天的光景映入眼帘。
  3. 术未能仙曾远地:虽然未能修炼成仙,但曾经向往远方。
  4. 天将可问莫书空:若有机会问天,却无话可说。
  5. 悬怀最是云白:悬挂的情思,最像白云轻松。
  6. 游目偏惊树叶红:游目四望,惊叹树叶的红艳。
  7. 漫对苍苍千岁柏:随意面对那苍老的柏树。
  8. 珊然笑傲与谁同:洒然一笑,傲然与谁为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白云,表达轻松与愉悦。
  • 对仗:如“云白”与“树叶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秋天的色彩。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美,表达了对超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思考的高度与孤独。
  • 秋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白云:象征心境的轻松与自在。
  • 树叶红:象征生命的热烈与美好。
  • 千岁柏:象征坚韧与长寿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上高楼”的意思是: a) 和朋友一起去高楼
    b) 独自登上高楼
    c) 在高楼下思考

  2. “术未能仙曾远地”中“术”指什么? a) 技艺
    b) 法术
    c) 学问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c)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贺南凤的“登灵光寺栖感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秋天的美景,但贺南凤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表现出对自然的静谧与恬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