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世文为富,居寒地不寒。
诸昆亲受业,二祖昔闿端。
属耳青云杳,惊心逝水湍。
后来方屹立,天不误儒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家世文采出众,虽然生活在贫寒的地方,却并不感到寒冷。我的兄弟们都在学习,二位祖先在昔日开创了志向。耳边的青云渺茫,令人心中震惊,像是逝去的急流。后来我才慢慢地屹立于世,天命并未辜负我的儒生身份。
注释
- 家世文为富:家族的文采和财富都很出众。
- 居寒地不寒:生活在贫寒的地方,但内心却不觉得寒冷。
- 诸昆亲受业:兄弟们都在学习,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二祖昔闿端:指的是祖辈曾经开创了良好的志向。
- 属耳青云杳:耳边传来的青云声远去,隐喻理想和追求难以触及。
- 惊心逝水湍:让人心神震动,像是奔流而过的急水。
- 后来方屹立:后来我才逐渐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 天不误儒冠:命运并没有辜负我的读书人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字君明,号少山,宋代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作多以描写个人志向、家世背景为主,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彭师泰挽章》是为悼念彭师泰而作,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家庭背景的回顾,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理想的信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家世、教育和个人理想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深厚文化根基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开头两句以“家世文为富”引入,强调了知识与财富的重要性,尽管生于寒地,却不感到寒冷,表明内心的充实与自信。接着浓缩了家庭成员的学习情况,显示出作者对教育的重视,“诸昆亲受业”展现了家庭的知识氛围。
中间部分的“属耳青云杳,惊心逝水湍”则采用了比喻手法,传达出人生理想和追求的遥不可及,心中所思的理想如同青云般渺茫,令人心悸,仿佛流逝的水流无法再次捕捉。最后两句“后来方屹立,天不误儒冠”则表明了作者的坚定信念,尽管面临困境,最终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立足于社会,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世文为富:指出作者家庭背景的优越,强调文学与物质的双重富裕。
- 居寒地不寒:反映了心理状态,说明内心的富足抵消了外在环境的寒冷。
- 诸昆亲受业:显示了家族中知识的继承,表明兄弟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二祖昔闿端:提及祖辈,强调家族的精神传承和理想的开创。
- 属耳青云杳:表达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迷茫与艰难。
- 惊心逝水湍:用急流比喻时间和机会的流逝,令人感到不安。
- 后来方屹立:揭示了作者经历磨砺后,逐渐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过程。
- 天不误儒冠:最终承认命运的安排未辜负自己的读书人身份,暗含积极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耳边青云杳”,将理想比作遥不可及的云彩,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诗中对偶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如“家世文为富,居寒地不寒”。
- 夸张:通过“惊心逝水湍”表现出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生的急迫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与理想的重要性,尽管身处困境,仍要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最终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诗中透出一种浓厚的儒家精神,表现了对教育的尊重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希望,代表着高远的志向。
- 寒地:象征困境与艰难的环境,表现出作者不屈的精神。
- 水湍: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引发对时光的珍惜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诸昆亲受业”意指: A. 兄弟们都在学习
B. 兄弟们都在工作
C. 兄弟们都在旅行
D. 兄弟们都在争吵 -
填空题:诗中“后来方屹立”表达了作者的_____。
-
判断题:诗中的“天不误儒冠”表示作者对命运的抱怨。
A. 对
B. 错
答案
- A
- 追求和坚持理想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登鹳雀楼》与《彭师泰挽章》都表达了人生理想与追求的主题,前者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的壮志,后者则通过个人经历与家庭背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