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题心畬山水》

时间: 2025-02-04 15:35:26

寒玉堂中玉貌人。

北邙霾玉久成尘。

残山剩水非耶是,片楮零缣旧亦珍。

思往事,忆王孙。

临沂街闬去来频。

南强游士都诬誷,那及先生品独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玉堂中玉貌人。
北邙霾玉久成尘。
残山剩水非耶是,
片楮零缣旧亦珍。
思往事,忆王孙。
临沂街闬去来频。
南强游士都诬诳,
那及先生品独真。

白话文翻译:

在寒玉堂中,坐着容貌如玉的人。
北邙山上的雾霭,已经沉淀成了尘埃。
残存的山水,这到底是还是不是呢?
那几片零散的纸张,和旧时的缣帛一样珍贵。
我思念往事,想起那位王孙。
在临沂的街巷中,来往的人频繁。
南方的游士们都在虚妄地夸赞,
哪里比得上您品格的独特真实呢?

注释:

  • 寒玉堂:形容环境清冷,可能是指高雅的居所。
  • 玉貌人:指容貌如玉的人,寓意美丽、高雅。
  • 北邙:指北邙山,古时指代阴间的地方,常与死亡相关。
  • 霾玉成尘:比喻美好的事物被时间和现实的尘埃覆盖。
  • 片楮零缣:零散的纸张和缣帛,象征着过去的珍贵记忆。
  • 王孙:古代高贵的公子,常指代有才华的人。
  • 南强游士:南方的游士,指那些以游历为目的的士人,通常带有讽刺意味。
  • 品独真:品格独特而真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学藩(1866-1934),字子璿,号听雨,江苏人,近代著名诗人、教育家,曾任职于多所学府,致力于教育事业,受西方文化影响,作品风格融合古今,尤其擅长诗词。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周学藩的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的时代,他通过对山水和人事的描写,表达对历史的回忆以及对美好品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题心畬山水》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思索的词作。开头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环境,结合“寒玉堂”和“玉貌人”,创造了一种优雅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北邙霾玉久成尘”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暗示时间的流逝使得曾经的辉煌逐渐消失。

词中提及的“残山剩水”与“片楮零缣”,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过往记忆的珍视与怀念。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时光的感慨。

在情感上,诗人引入了王孙的形象,表现出对才华和品德的向往,同时又对当下游士的浮夸表示不屑,强调了真实与独特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层层递进,情感也随着描绘不断深化,最终升华到对独特人品的赞美,让人读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玉堂中玉貌人:描写一个高雅的居所,居住着如玉般美丽的人,暗示出一种孤傲与清冷的气质。
  2. 北邙霾玉久成尘:北邙山的雾霭已经沉淀成尘,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3. 残山剩水非耶是:对残存景物的反思,既是对现状的疑问,也是对过往的追忆。
  4. 片楮零缣旧亦珍:即使是破碎的纸张和缣帛,依旧承载着珍贵的记忆。
  5. 思往事,忆王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王孙的形象象征着才华与理想。
  6. 临沂街闬去来频:描绘繁忙的街巷,反映出世俗的喧嚣与浮华。
  7. 南强游士都诬诳:批评南方游士的虚妄与夸张,表现出对真实品格的渴望。
  8. 那及先生品独真:强调与他人相比,诗人更推崇真实而独特的品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玉堂”比喻高雅而清冷的环境,增强了氛围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象征:山水、纸张等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真实品格的追求与对浮华的批判,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个人独特价值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玉堂:象征清冷与高雅的环境,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 北邙:暗示生死、过往与时间的流逝。
  • 残山剩水:代表过去的辉煌与现状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惋惜之情。
  • 王孙:象征有才华的人,体现诗人对德才兼备的向往。
  • 南强游士:代表浮夸的士人,反映社会的浮躁与虚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玉堂”指代什么?

    • A. 温暖的居所
    • B. 清冷的环境
    • C. 普通的房屋
  2. “北邙霾玉久成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满足
  3. 诗人对南方游士的态度是?

    • A. 赞赏
    • B. 不屑
    • C. 中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周学藩:两者均以感情细腻著称,但李清照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离别之痛,而周学藩则更注重对历史与人品的思索与批判。

参考资料:

  • 周学藩《鹧鸪天》相关研究论文。
  • 近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