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带》
时间: 2025-01-11 01:18:56意思解释
合欢带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秦楼中有个人人。看妆态百般新。
彻夜清歌烧画烛,恣欢娱未负芳春。
回风舞罢,惊鸿体段,飞燕精神。
乍分离便惜腰围渐减,眉黛长颦。
潮通巫峡,波冷钱塘,双鱼犹寄殷勤。
忽讶珠沈并玉碎,绣帏空镜匣尘昏。
归来万里,愁经曲巷,慵叩朱门。
似东坡瘴海生还,恁时重忆朝云。
白话文翻译:
在秦楼中,有一个女子。她的妆容多么新颖动人。
整夜的清歌伴随着燃烧的画烛,纵情欢娱不负这芳春时光。
微风过后,舞姿翩翩,宛如惊鸿般优雅,神态如飞燕般灵动。
一旦离别,便感到惜别,腰身渐细,眉头紧锁。
潮水流经巫峡,波涛冷冽的钱塘江,双鱼依然寄托着深情厚谊。
忽然惊觉珠子沉没,玉器破碎,绣帏空荡,镜中尘埃弥漫。
归来万里,愁苦在曲折的小巷流转,懒得敲响朱门。
仿佛像东坡在瘴海中归来时,倍感怀念那朝云。
注释:
- 秦楼: 指秦地的楼阁,典型的女子聚集场所。
- 妆态: 妆容和姿态。
- 烧画烛: 燃烧的烛光照耀画面,创造出热烈的夜晚氛围。
- 恣欢娱: 尽情享乐。
- 惊鸿: 比喻女子的舞姿轻盈优雅。
- 潮通巫峡: 巫峡与钱塘江的潮水相通。
- 珠沈玉碎: 比喻美好的东西破灭。
- 朱门: 指高贵人家的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交往频繁的时代,以词风华丽、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欢聚与离别的情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合欢带》是一首充满了欢愉与离愁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美丽女子的妆容与舞姿,展现了繁华的夜生活和青春的魅力。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视与享受。诗中提到的“彻夜清歌”与“恣欢娱”,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离别的忧伤逐渐显现,尤其是“乍分离便惜腰围渐减,眉黛长颦”一句,流露出对逝去美好的无奈与惋惜。
后半部分通过“潮通巫峡,波冷钱塘”,将离愁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添了一种苍凉的氛围。“珠沈玉碎”的意象则更加强烈地表达了美好事物的破灭。结尾处的“似东坡瘴海生还”,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经历相结合,既是怀旧,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整体来看,诗中充满了对青春的赞美与对离别的惋惜,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美与情感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楼中有个人人: 开篇设定场景,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 看妆态百般新: 细致描写女子的妆容,突出其美丽与新颖。
- 彻夜清歌烧画烛: 夜晚的欢聚,表现出热烈的氛围。
- 恣欢娱未负芳春: 尽情享乐,暗示时光的宝贵。
- 回风舞罢: 描绘舞蹈后的轻盈与美丽。
- 乍分离便惜腰围渐减,眉黛长颦: 离别时的惆怅,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潮通巫峡,波冷钱塘: 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添了诗意。
- 忽讶珠沈并玉碎: 强烈的悲伤,传达出美好事物的流逝。
- 归来万里,愁经曲巷,慵叩朱门: 表现出归来的无奈与愁苦。
- 似东坡瘴海生还: 通过历史人物的经历,增添深度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惊鸿体段”将女子的舞姿比作惊鸿,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潮通巫峡,波冷钱塘”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青春的欢聚与离别的惆怅,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事物的惋惜,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秦楼: 代表了繁华与热闹的社交场所。
- 妆态: 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 清歌: 暗示着欢乐与享受。
- 珠沈玉碎: 代表着美好的破灭与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秦楼”象征什么?
- A. 安静的地方
- B. 繁华的社交场所
- C. 传统的书院
- D. 战争的场所
-
“乍分离便惜腰围渐减,眉黛长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悦
- B. 惆怅与无奈
- C. 自豪与骄傲
- D. 愤怒与不满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林黛玉的诗作,表达了相似的离愁与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惆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汪东的《合欢带》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与人际关系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人生的奔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与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对汪东及其作品的详细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