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芍药》

时间: 2025-01-26 00:20:07

薰风对拆香心破,浩露双滋粉面新。

油碧车中同载女,菱花鉴里并妆人。

皇英帝子钟遗艳,琬琰宫姬托后身。

谁道独呈芳瑞晚,也胜常调牡丹春。

意思解释

合欢芍药

作者: 穆脩 〔宋代〕

原文展示:

薰风对拆香心破,浩露双滋粉面新。
油碧车中同载女,菱花鉴里并妆人。
皇英帝子钟遗艳,琬琰宫姬托后身。
谁道独呈芳瑞晚,也胜常调牡丹春。

白话文翻译:

春风轻拂,香气扑鼻,使人心碎;晨露滋润,宛如新妆的粉面。
油绿的车中共同载着女子,菱花镜中映出妆扮的佳人。
皇英和帝子留下的美艳,琬琰宫中的姬妾寄托了芳华。
谁说独自盛开的合欢花晚于他人?其实它的美丽不逊色于常开的牡丹春天。

注释:

  • 薰风: 温暖的春风,令人心情愉快。
  • 香心: 指心中对香气的感受。
  • 浩露: 丰富的露水,形容清新滋润的感觉。
  • 油碧: 形容车子装饰的颜色,油亮而碧绿。
  • 菱花: 菱角的花,常用来形容水面上的倒影。
  • 皇英、帝子: 两位古代美女,代表美丽的女子和她们的遗韵。
  • 琬琰: 美玉,指宫中姬妾的美丽。
  • 芳瑞: 美好的花香,象征着吉祥和美丽。
  • 牡丹: 代表富贵和繁荣的花朵,常被比作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脩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存世不多,但其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兼具感性与理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花卉之美,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诗歌鉴赏:

《合欢芍药》以合欢花和芍药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图景。诗的开头,"薰风对拆香心破",以春风和香气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展现出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通过“浩露双滋粉面新”这一句,诗人描绘了晨露的清新滋润,仿佛在说春天的美丽是令人陶醉的。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油碧车中同载女,菱花鉴里并妆人”,描绘了女子乘车出行的情景,展现出那种优雅而不失活泼的生活状态。后面的“皇英帝子钟遗艳,琬琰宫姬托后身”则引入了古代美女的典故,意在强调即使是合欢花与芍药,也有其独特的美丽与价值。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说“谁道独呈芳瑞晚,也胜常调牡丹春”,以反问的方式强调合欢芍药的独特之美,表明即便在牡丹盛开的春季,合欢芍药的芳香与美丽同样不容小觑。这一立意让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自信与坚韧的精神,反映出对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薰风对拆香心破: 春风轻拂,香气四散,令人心动而伤感。
    2. 浩露双滋粉面新: 清晨的露水滋润了花朵,仿佛新妆的女子。
    3. 油碧车中同载女: 形容华丽的车子里乘坐着女子,富有生机。
    4. 菱花鉴里并妆人: 菱花镜中映出女子的妆容,展现出她的美丽。
    5. 皇英帝子钟遗艳: 古代美人的美丽在现代依然流传。
    6. 琬琰宫姬托后身: 美丽的姬妾寄托于后世,象征着永恒的美。
    7. 谁道独呈芳瑞晚: 反问合欢花的盛开并不逊色于牡丹。
    8. 也胜常调牡丹春: 强调合欢花的美丽与牡丹相媲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薰风”、“浩露”来形容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 对仗: 如“油碧车中同载女,菱花鉴里并妆人”体现了工整的对仗。
    • 反问: “谁道独呈芳瑞晚”通过反问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合欢和芍药的描绘,展示独特的美丽,表达对生命和美的热爱,强调即使在竞争中,独特的个体也能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光彩。

意象分析:

  • 合欢花: 象征着柔美与爱情,寓意温柔与亲密。
  • 芍药: 代表着富贵与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繁盛。
  • 春风: 意象传递出温暖与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露水: 代表纯洁与清新,象征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油碧车中同载女”指的是什么?

    • A. 一辆绿色的车子
    • B. 车中有女子
    • C. 以上皆是
  2.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了春天的生机?

    • A. 合欢花
    • B. 牡丹
    • C. 露水
  3. “谁道独呈芳瑞晚”这句的意思是?

    • A. 合欢花的开花时间晚
    • B. 合欢花的美丽不逊色于牡丹
    •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合欢芍药》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前者更倾向于孤独的自省,后者则强调了独特之美的自信。
  • 《相思》则通过对爱情的描绘,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