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诗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1 08:02: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黄衔长辔,翼翼回轻轮。
俯涉渌水涧,仰过九层山。
修途曲且险,秋草生两边。
黄华如沓金,白花如散银。
青敷罗翠彩,绛葩象赤云。
爰有承露枝,紫荣合素芬。
扶疏垂清藻,布翘芳且鲜。
目为艳彩回,心为奇色旋。
抚心悼孤客,俯仰还自怜。
歭向壁叹,揽笔作此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骑着骏马,缰绳轻轻地在口中,车轮轻快地转动,俯视着流淌的清水小溪,仰望着高耸的九层山。前行的道路既曲折又险峻,两旁秋草悄然生长,黄花如同铺满金子,白花则如同洒落的银子。青色的罗绫和翠色的彩布交织,红色的花朵宛如天边的赤云。在这片自然美景中,露珠挂在枝头,紫色的花朵散发着芬芳。清澈的水草低垂,鲜花绽放,色彩斑斓。目光所及,都是艳丽的色彩,心中旋转着奇妙的感受。诗人感叹孤独的旅人,俯仰之间,仍然自怜自惜。最后,面对墙壁叹息,拿起笔来写下这首诗。
注释:
- 飞黄:形容马速飞快。
- 长辔:长缰绳,指马的缰绳。
- 翼翼:形容小心谨慎、稳重的样子。
- 渌水:清澈的水。
- 九层山:比喻高耸入云的山。
- 扶疏:形容树木茂密而下垂的样子。
- 清藻:清澈的水草。
- 艳彩:鲜艳的色彩。
- 奇色:奇特的颜色。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孤独与美的感慨,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追求自然与自由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方,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游历的时刻,诗人可能在秋天的某个时刻,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产生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在美景之中产生的孤独感。开头几句描绘了诗人骑马行走在风景如画的山水间,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色彩斑斓的描绘不仅让人赏心悦目,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色彩的细腻观察,描绘出自然界的美丽,令人陶醉。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美,他在艳丽的色彩中感受到了一种孤独的情绪,抚心自怜,令人感受到那种美中带着淡淡的忧伤。最后,面对墙壁的叹息,诗人似乎在自问自答中,提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飞黄衔长辔:描绘快速前行的马,象征着自由与奔放。
- 翼翼回轻轮:细腻地描写马儿小心翼翼的步伐,暗示旅途的谨慎。
- 俯涉渌水涧:俯视清澈的溪水,增强自然的生动感。
- 仰过九层山:高耸的山象征着人生态度的追求与向往。
- 修途曲且险:道路的艰辛反映人生的曲折。
- 秋草生两边:秋天的意象,暗示生命的流逝。
- 黄华如沓金、白花如散银:色彩的丰富象征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 青敷罗翠彩、绛葩象赤云:用色彩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与奇幻。
- 爰有承露枝,紫荣合素芬:自然的芬芳,令人陶醉。
- 扶疏垂清藻,布翘芳且鲜:强调自然的生机。
- 目为艳彩回,心为奇色旋:对美的感受与内心的共鸣。
- 抚心悼孤客,俯仰还自怜:表达孤独感与自我反省。
- 歭向壁叹,揽笔作此文:最终以写作来抒发心中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华如沓金”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的色彩。
- 对仗:如“青敷罗翠彩,绛葩象赤云”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孤独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
- 飞黄、渌水、九层山等,构成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 色彩意象:
- 黄华、白花、青敷等,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飞黄”指的是什么?
- A. 马
- B. 飞鸟
- C. 风
- D. 云
-
诗人感叹孤独的对象是什么?
- A. 自己
- B. 朋友
- C. 自然
- D. 旅人
-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 A. 秋草生两边
- B. 扶疏垂清藻
- C. 目为艳彩回
- D. 歭向壁叹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方与陶渊明: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杨方在美的描绘中更显孤独情感,而陶渊明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恬淡。
参考资料:
- 《魏晋诗词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艺术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