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为张圣雌明经铭匏瓜砚。时君将北归,复媵一解》
时间: 2025-02-04 15:35: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为张圣雌明经铭匏瓜砚。时君将北归,复媵一解。
琳腴新摘,剩温岩云片,钓带双文似牵蔓。想松煤销夜,研写羁愁,摩挲处凝得玉鸲泪眼。
呼童花外洗,小叶幡幡,凉翠漂香墨池满。相伴压归装,象管鸾笺,心心待秋波一脔。
便料理疏狂炙红丝,定销与天孙,画眉新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即将分别之际的复杂情感。新鲜的瓜果摘下后,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岩石上,渔网上的双文似是牵连着思念。夜里松烟消散,笔墨之间写满了对离别的愁绪,轻轻摩挲着,仿佛能凝聚成泪水。呼唤童子在花外洗笔,小叶子轻轻摇曳,墨池中满是清香。伴随着压回的行李,似管似鸾的笺纸,心中期待着秋水的回眸。处理好那疏狂的红丝线,定要将其送给天上的仙子,画眉时又增添了新的怨恨。
注释
字词注释:
- 琳腴:形容美好的事物,常指鲜美的水果或佳品。
- 钓带:指渔网的样式,形容细腻。
- 松煤:松烟,指松木燃烧后的烟。
- 羁愁:离别的愁苦。
- 玉鸲:美丽的鸟,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思念。
典故解析:
- 天孙:源自古代神话中的仙女,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事物。
- 画眉:古代诗词常用来象征情感的抒发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作者在面对离别时的感伤,结合了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呈现出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离别前的复杂心境。首先,诗中对“琳腴新摘”的描写,不仅是对丰收季节的赞美,更暗含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自己的思绪逐渐引入到离别的愁苦中,尤其是“研写羁愁”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入刻画。
其次,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松煤”、“小叶”和“墨池”,不仅营造了清新的氛围,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尤其“凉翠漂香墨池满”,既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又暗示了诗人情感的积淀与挥之不去的思绪。
最后,整首诗在对比与承接中流露出一种期待与无奈的情感,尤其是“心心待秋波一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既有清新的自然美,又有深邃的人文情怀,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琳腴新摘:开篇即以美好的果实引入,象征着生活的甘美。
- 剩温岩云片:温暖的阳光与云彩,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钓带双文似牵蔓:渔网的细致描写,暗示情感的纠缠。
- 想松煤销夜: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交织,松烟袅袅,似乎带来些许安慰。
- 研写羁愁:笔墨间流露出对离别的伤感,情感真挚。
- 摩挲处凝得玉鸲泪眼:将思念化为泪水,表现情感的细腻。
- 呼童花外洗:呼唤童子洗笔,寓意诗人的创作与思索。
- 小叶幡幡,凉翠漂香墨池满:自然的细节描写,渲染出诗人的心境。
- 相伴压归装:叙述即将归去的情景,伴随着离别的沉重。
- 象管鸾笺,心心待秋波一脔:期待与无奈的情感交织,寓意深远。
- 便料理疏狂炙红丝:处理情感的复杂,渴望将其寄托。
- 定销与天孙,画眉新怨:将思念与怨念交织,留下情感的余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鸲泪眼”,将情感具象化。
- 拟人:自然景物如“小叶”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呼童花外洗”与“凉翠漂香墨池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的复杂性和细腻性,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琳腴:象征美好的事物与生活的甘甜。
- 松煤:代表孤独与思念。
- 墨池:象征创作与情感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琳腴新摘”意指什么? A. 新鲜的水果
B. 旧事重提
C. 离别的伤感
D. 自然的美好 -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怎样的?
A. 轻松愉快
B. 深感无奈与思念
C. 毫不在意
D. 欣然接受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朱祖谋的细腻与温婉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李白在《将进酒》中强调人生的畅快与豪情,而朱祖谋则更关注内心的柔软与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的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洞仙歌》的深刻意义与美妙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