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题纨扇仕女》
时间: 2025-01-11 13:56: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瘦影梧桐,微凉院落,人到愁城深处。
夜色沈沈,只听玉阶蛩絮。
拟腰肢杨柳春风,比姿态芙蓉秋雨。
甚凄凉一曲琴心,无人堪解个中语。
伤时应叹未遇。
那更谗工掩袖,蛾眉群妒。
纨扇秋风,吟到弃捐诗句。
问新妆懒学趋时,任更箭暗移清曙。
待知音金屋相怜,贵时方共悟。
白话文翻译
瘦弱的身影在梧桐树下,微凉的院落中,人在愁苦的城池深处。
夜色沉沉,只听见玉阶上的蟋蟀在鸣叫。
想要像春风中摇曳的杨柳一样,姿态比拟秋雨中的芙蓉。
这曲凄凉的琴音,令人伤感,无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时光流逝,应当叹息未曾相遇。
那更有嫉妒的女子掩袖而泣,蛾眉如黛,妒嫉心起。
纨扇在秋风中吟唱,诗句已经被遗弃。
问那新妆的女子为何懒于追逐时尚,任凭箭般的光阴悄然流逝。
但愿知音在金屋中相怜,唯有在富贵时才能共悟彼此的心意。
注释
- 瘦影:形容女子身材瘦弱的身影。
- 愁城:指忧愁的城市,隐喻内心的忧愁。
- 玉阶:指华丽的台阶,通常用来形容高贵之地。
- 蛩絮:指蟋蟀的鸣叫声。
- 杨柳春风:形容柔和的春风中杨柳的摇曳,象征柔美。
- 芙蓉秋雨:比喻秋雨中盛开的芙蓉花,寓意美丽而又略显凄凉。
- 谗工:指会心计的女子,暗指嫉妒。
- 纨扇:指用高级丝绸制成的扇子,象征身份和气质。
- 知音:指理解自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葆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女性情感细腻的观察与描绘,语言优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绮罗香·题纨扇仕女》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上流行文人雅士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一个仕女的内心情感,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无奈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抒情,展现了一位仕女的内心世界。开篇描绘了她在秋夜里的孤独与忧愁,仿佛置身于愁城的深处,显得格外凄凉。夜色的沉寂与蟋蟀的鸣叫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气氛。诗人通过“拟腰肢杨柳春风,比姿态芙蓉秋雨”的比喻,将仕女的柔美与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后半部分更是将焦点放在了仕女的情感上,她对未遇知音的叹息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无奈的伤感。尤其是“那更谗工掩袖,蛾眉群妒”一句,揭示了社会竞争与嫉妒的无情,突显了仕女在这种环境下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女性柔美的赞美,也有对她们命运的深切同情,展现了诗人对那个时代女性心灵深处的敏感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瘦影梧桐,微凉院落,人到愁城深处:描绘了仕女在秋天的孤独情景。
- 夜色沈沈,只听玉阶蛩絮:夜晚的静谧,蟋蟀的鸣叫增添了凄凉感。
- 拟腰肢杨柳春风,比姿态芙蓉秋雨:用春天的柳树和秋天的芙蓉比拟,表达女性柔美而脆弱的双重性。
- 甚凄凉一曲琴心,无人堪解个中语:琴声凄凉,心事无人理解。
- 伤时应叹未遇:感叹时光流逝,未遇知音。
- 那更谗工掩袖,蛾眉群妒:嫉妒的女子,掩袖而泣,反映了女人间的竞争。
- 纨扇秋风,吟到弃捐诗句:扇子在秋风中,诗句却被遗弃,象征情感的无奈。
- 问新妆懒学趋时,任更箭暗移清曙:对时尚的追逐已然疲惫,时间匆匆而逝。
- 待知音金屋相怜,贵时方共悟:希望有知音能在富贵时共鸣彼此的心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腰肢杨柳春风”和“姿态芙蓉秋雨”来比拟女性的柔美与脆弱。
- 拟人:将夜色与蟋蟀的鸣叫赋予情感,使得环境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纨扇秋风”与“吟到弃捐诗句”,形成一种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女性情感的细腻观察,揭示了她们在社会竞争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无奈与渴望,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瘦影:象征孤独与脆弱。
- 夜色:代表情感的深沉与忧郁。
- 蛩絮:自然的声音,增添孤寂气氛。
- 杨柳与芙蓉:分别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寓意女性的美丽与脆弱。
- 纨扇:象征身份和优雅,也暗示了女性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绮罗香·题纨扇仕女》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葆光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拟腰肢杨柳春风”所表达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女性的柔美
- C. 社会的竞争
- D. 友情的珍贵
-
诗中提到的“知音”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理解自己的人
- C. 同事
- D. 家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杨葆光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