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春日怀两姑》
时间: 2025-02-04 16:28: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雕阑闲倚,垂绣幕重门幽静。
记玉子频敲,杏钗戏赌,笑看春风鬓影。
踏遍苍苔浑似梦,只掐着花须思省。
任蝶翅轻盈,莺簧娇脆,总添幽恨。愁凝。
遥天目断,飞琼音信。
怕别绪牵萦,愁丝团绕,惹得香肌瘦损。
燕子多情,画梁幽处,重整旧巢香沁。
望画舸何日归来,应唤得春风醒。
白话文翻译:
我在雕刻的栏杆上闲闲倚靠,垂下的绣帘和重重的门显得格外幽静。
记得那玉子频繁地敲打着,杏钗在一旁嬉戏打赌,笑着看着春风轻拂的鬓影。
我在苍苔上踏遍,感觉一切如梦,只是掐着花须回忆往昔。
任凭蝶翅轻盈,莺声娇脆,心中却总添幽幽的怨恨,愁绪凝聚。
遥望天际,音信断绝,
害怕离别的情绪缠绕,愁丝紧紧缠绕,导致肌肤香瘦。
燕子多情,在画梁幽处重新筑巢,香气沁人心脾。
我期盼那画舸何时归来,应该能唤醒春风的轻柔。
注释:
- 雕阑:雕刻精美的栏杆。
- 玉子:指一种乐器,可能为古代打击乐器。
- 杏钗:古代女子用的发钗,通常用杏色装饰。
- 苍苔:青苔,常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 愁凝:愁苦的情感凝聚在心中。
- 飞琼:指美好的音信,这里形容音信如琼玉般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贞仪,清代女词人,生于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精通诗词,作品多表现女性情感和生活的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怀念她的姑姑,表达对离别的思念与愁苦。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离别的愁苦。开头两句以“雕阑”和“重门”的设定,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气氛,似乎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随后,诗人回忆起与姑姑的欢乐时光,描绘出春风中轻柔的笑声与嬉戏,展现了温馨的人际关系。然而,随着“踏遍苍苔”的意象,诗人又被现实的愁绪包围,感到离别的痛苦。特别是“愁丝团绕,惹得香肌瘦损”,将思念化为实体,描绘出愁苦对身体的影响,情感愈发深沉。最后,燕子重新筑巢的意象,象征着希望与归属,诗人期待着亲人归来,渴望温暖的团聚,极富情感张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雕阑闲倚,垂绣幕重门幽静:诗人倚靠在雕刻的栏杆上,周围环境静谧,暗示内心的寂寞。
- 记玉子频敲,杏钗戏赌,笑看春风鬓影:回忆与姑姑的欢乐时光,充满生机与活力。
- 踏遍苍苔浑似梦,只掐着花须思省:在青苔上行走,感觉一切如梦,但又无法摆脱思念的回忆。
- 任蝶翅轻盈,莺簧娇脆,总添幽恨:尽管外界美丽,却无法掩盖心中的怨恨与愁苦。
- 愁凝:凝聚的愁苦,沉重而无法释怀。
- 遥天目断,飞琼音信:遥望天际,音信断绝,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 怕别绪牵萦,愁丝团绕,惹得香肌瘦损:离别的情绪如丝般缠绕,导致自己愁苦消瘦。
- 燕子多情,画梁幽处,重整旧巢香沁:燕子在旧巢中重整,象征着对家的思念与期盼。
- 望画舸何日归来,应唤得春风醒:期待亲人归来,如同春风唤醒一切,充满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的情绪比作缠绕的愁丝。
- 拟人:燕子被赋予多情的特性,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团聚的渴望,展现了细腻的女性情感。
意象分析:
- 雕阑、重门:象征静谧与孤独的环境。
- 春风、花须:代表生机与美好的回忆。
- 苍苔:隐喻过去的点滴,似梦般的回忆。
- 燕子:象征归属与希望,表达对家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雕阑”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雕刻的栏杆
C. 一种花
答案:B -
“任蝶翅轻盈,莺簧娇脆”中用来形容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自然的美好
C. 离别的愁苦
答案:B -
诗中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意象是什么?
A. 燕子
B. 春风
C. 苍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描绘月亮和人生,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与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