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苍弁峰头屐,清苕溪上槎。
馀生只山水,吾性本烟霞。
适意风前枕,惊心梦里笳。
闲门无客到,绿草任教遮。
白话文翻译:
在苍峻的山峰上我穿着木屐,溪水清澈如碧,
我的余生只愿与山水相伴,我的性情本就如烟霞般悠然。
在风前安然地打个盹,梦里传来悠扬的笛声,
闲暇的门前再也没有客人来访,绿草肆意地遮住了我的视线。
注释:
- 苍弁峰:形容山峰的颜色深邃,意指高耸入云的山。
- 屐:一种木制的鞋,常用于山中行走。
- 清苕溪:清澈的溪水,苕指溪流。
- 烟霞:比喻轻盈的状态,常用来形容人闲适的心境。
- 适意:心情舒畅,随心所欲。
- 笳:一种古代乐器,类似于笛子,声音清脆悦耳。
- 闲门:形容门前无人来访,处于宁静的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烟霞”意象常见于道家文化,象征一种超脱和洒脱的生活态度。“笳”作为乐器,常与隐士生活相联系,暗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应祥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山水环境中,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个体自由与精神寄托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两句通过描绘巍峨的山峰与清澈的溪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眷恋。第三句中“适意风前枕”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似乎在描绘一个理想的隐士生活。最后一句“闲门无客到,绿草任教遮”则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满足,虽然无人来访,但这种孤独并不让他感到寂寞,反而是对人世间繁杂事务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自然景色,突显出诗人在山水间的自在生活。
- 第二联强调诗人的内在性情,表明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第三联描绘诗人安静的生活状态,传达出对梦境的向往。
- 第四联显示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享受,体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与山水相提并论,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美,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由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 苍弁峰:象征着高耸的理想,追求卓越。
- 清苕溪:代表纯净的心灵与自然。
- 烟霞:隐喻一种超脱和闲适的生活理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笳”是一种什么乐器?
- A. 笙
- B. 笛
- C. 鼓
- D. 琵琶
-
“闲门无客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孤独
- B. 满足
- C. 失落
- D. 忧愁
-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 A. 大海
- B. 山水
- C. 沙漠
- D. 森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顾应祥与王维的山水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而顾应祥则体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顾应祥研究》
- 《山水诗的意象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