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3:47:53

夫子生名世,穷居几岁年。

圣门虽力造,美质自天全。

乐道初辞币,忧时晚奏篇。

行藏今已矣,心迹故超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夫子生名世,穷居几岁年。
圣门虽力造,美质自天全。
乐道初辞币,忧时晚奏篇。
行藏今已矣,心迹故超然。

白话文翻译

先生在世间名声显赫,穷苦地生活了许多年。
虽然圣贤之门努力培养人才,但他的美德是天生的。
他最初乐于追求道义,拒绝金钱的诱惑,而在忧虑的时代,后期才开始作诗。
如今他的行踪已成往事,心中的道理却依然超然物外。

注释

  • 夫子:指孔子,尊称。
  • 圣门:指圣贤的门第或学派。
  • 美质:指内在的美德。
  • 乐道:乐于追求道义。
  • 辞币:拒绝金钱的诱惑。
  • 行藏:行动与隐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圣门”与孔子及其弟子相关,意在强调儒家文化对个人品德的重视。作者通过描绘先生的生平,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年),字允升,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及诗人。他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儒学的深化理解而闻名,主张理学的伦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朱熹晚年,回顾了自己与胡先生的交往与学习,表达了对其人格与学问的敬仰之情。时值南宋社会动荡,朱熹借此诗寄托对理想人物的追忆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朱熹的《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胡先生的高尚品德与深厚学问。全诗四句,字字珠玑,既有对胡先生生平的缅怀,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夫子生名世”开头即点明了胡先生的声望与地位,接着用“穷居几岁年”对比其艰辛的生活,表现出其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圣门虽力造,美质自天全”,则传达了作者对胡先生德行的高度认可,强调了其内在的优秀品质。

“乐道初辞币,忧时晚奏篇”一句,展示了胡先生的道德追求与对时局的无奈,反映出朱熹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忧虑。最后两句“行藏今已矣,心迹故超然”则是对胡先生人生轨迹的总结,显示出他在世俗的浮华与道德的超越之间的选择,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厚,既表达了对胡先生的怀念,也折射出朱熹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夫子生名世:指出胡先生的声望与地位,暗示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2. 穷居几岁年:展示了胡先生在生活上遭受的困苦,与其声望形成鲜明对比。
  3. 圣门虽力造:赞美儒家学派的努力在培养人才。
  4. 美质自天全:强调胡先生的品德是天赋的,不是后天所能培养的。
  5. 乐道初辞币:胡先生最初乐于追求理想,拒绝物质诱惑。
  6. 忧时晚奏篇:在忧虑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是对社会的回应。
  7. 行藏今已矣:胡先生的行踪已成过去,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8. 心迹故超然:胡先生的内心境界与追求依然高远,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乐道”和“忧时”,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胡先生的品德比作天生的美质,强调其自然与真实。
  • 排比:通过对胡先生生平的总结,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胡先生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崇敬与追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与思考。诗中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夫子:代表了学术与道德的至高境界。
  2. 圣门: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力量。
  3. 美质:内在的道德品质。
  4. 乐道:追求理想的精神。
  5. 忧时: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熹的生平与哪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 A. 李白
    • B. 孔子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乐道初辞币”中的“币”指的是什么?

    • A. 货币
    • B. 礼物
    • C. 物质财富
    • D. 名利
  3. 诗中提到的“心迹故超然”表达了什么?

    • A. 对现实的无奈
    • B. 对物质的追求
    • C. 内心的高尚与超越
    • D. 对名利的向往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写了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历史的沧桑。

诗词对比

朱熹《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王维《送别》

  • 共同点:两首诗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理想人格的怀念。
  • 不同点:朱熹的诗更倾向于对道德与理想的探讨,而王维的诗则侧重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朱熹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