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对雨》

时间: 2025-01-11 02:33:03

楚台云起远,汉苑雨来微。

晓湿宫城旆,寒沾陛楯衣。

沟中随叶堕,炉畔带烟飞。

坐咏西清暇,君王召对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台云起远,汉苑雨来微。
晓湿宫城旆,寒沾陛楯衣。
沟中随叶堕,炉畔带烟飞。
坐咏西清暇,君王召对稀。

白话文翻译:

在远方的楚台上,云彩慢慢升起;汉朝的苑囿中,细雨轻轻飘落。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宫城的旗帜,寒气渗透了陛下的衣袍。
沟渠中树叶随波漂流,炉边的烟雾缭绕升起。
我静坐吟咏西清的闲暇,君王召我对诗的机会却少得可怜。

注释:

  • 楚台:指楚国的台榭,象征着遥远的地方。
  • 汉苑:指汉朝的皇家园林,寓意着丰饶与繁华。
  • 晓湿:清晨湿润的状态。
  • 陛楯衣:指皇帝的服装,"陛"为对皇帝的尊称,"楯"是指防护,代表皇帝的地位。
  • 沟中随叶堕:描绘了自然景象,树叶在水中漂流的情景。
  • 炉畔带烟飞:指炉火上升起的烟雾,渲染出温暖的氛围。
  • 西清:指西方的清明,与对雨的闲情相结合。
  • 君王召对稀:说明君王召见的机会少,表现出作者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487年-公元 1546年),字汝舟,号静庵,明代著名的诗人,官至吏部主事。他的诗歌以清丽见称,尤擅长五言绝句,风格受到李白和杜甫的影响。

创作背景:

《西清对雨》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不安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帝王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一首《西清对雨》通过描绘楚台与汉苑的雨景,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诗的开头以“楚台云起远,汉苑雨来微”引入,既有远方的景象,又有近处的细雨,形成了远近结合的画面。接着,“晓湿宫城旆,寒沾陛楯衣”描写了清晨的寒意与湿气,细腻地表现出宫廷的清冷与孤寂。后面的“沟中随叶堕,炉畔带烟飞”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思虑,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坐咏西清暇,君王召对稀”,更是将个人情感与政治环境结合,表现出诗人因政治疏远而感到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台云起远:远处的楚台上,云层缓缓升起,寓意着遥远的思念。
  2. 汉苑雨来微:汉朝的皇家园林中,细雨轻轻洒落,描绘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3. 晓湿宫城旆:清晨的露水使得宫城的旗帜湿润,暗示着清晨的寒冷和孤独感。
  4. 寒沾陛楯衣:寒气渗透了皇帝的衣服,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凄凉。
  5. 沟中随叶堕:沟渠中树叶随水漂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6. 炉畔带烟飞:炉边的烟雾缭绕升起,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安静的氛围。
  7. 坐咏西清暇:诗人静坐吟咏,享受着这份闲暇。
  8. 君王召对稀:君王很少召见自己,表现出诗人与权力的距离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楚台云起远,汉苑雨来微”,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云”、“雨”、“叶”、“烟”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中感到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清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遥远的思念与希望。
  • :代表温柔与滋润,寓意内心的情感波动。
  • 宫城旆:象征权力与地位,同时也反映出孤独的环境。
  • 炉畔的烟:象征温暖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清对雨》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寒沾陛楯衣”中的“陛”指的是?
    • A. 皇帝
    • B. 将军
    • C. 文人
    • D. 百姓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几种?
    • A. 云、雨、风
    • B. 云、雨、叶、烟
    • C. 花、鸟、虫、鱼
    • D. 山、水、石、树

答案:

  1. C. 明代
  2. A. 皇帝
  3. B. 云、雨、叶、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中的孤独与怀念与《西清对雨》的孤寂感相似,均展现出诗人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深刻思考。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虽背景不同,但情感基调的共鸣使得两者有着深刻的联系。

参考资料:

  • 高启诗集
  • 明代文学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