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17:36

一榜尽精选,此身犹陆沈。

自无功谠分,敢抱怨尤心。

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

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 其一 薛能 〔唐代〕

一榜尽精选,此身犹陆沈。 自无功谠分,敢抱怨尤心。 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 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薛能在科举考试落榜后的心情。诗中,“一榜尽精选”指的是科举考试的榜单上都是精选的人才,“此身犹陆沈”则表达了诗人自己仍然沉沦在社会底层。诗人认为自己没有功劳和正直的名声,因此不敢抱怨命运的不公。诗中的“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诗人却感到自己如同被封闭在阴暗的角落。最后两句“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认为虽然有相识的人,但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却很少。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榜:指科举考试的榜单。
  • 精选:指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
  • 陆沈:沉沦,指处于社会底层。
  • 功谠分:功劳和正直的名声。
  • 暖陌:温暖的街道。
  • 开花气:指春天的气息。
  • 春居:春天的居所。
  • 闭日阴:被封闭在阴暗的角落。
  • 相知:相识的人。
  • 知浅未知深:了解的程度浅,不了解深层次的东西。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这首诗是他在科举考试落榜后,对自身处境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薛能科举考试落榜后的春天,他在长安的寓所中,面对春天的生机盎然,却感到自己的处境如同被封闭在阴暗的角落,因此产生了深刻的感慨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和诗人自身的沉沦,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诗中“一榜尽精选,此身犹陆沈”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困境,而“自无功谠分,敢抱怨尤心”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接受。后两句“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孤独。最后,“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认为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很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榜尽精选,此身犹陆沈”:直接点出诗人的困境,科举考试的榜单上都是精选的人才,而自己却仍然沉沦在社会底层。
  2. “自无功谠分,敢抱怨尤心”:诗人认为自己没有功劳和正直的名声,因此不敢抱怨命运的不公。
  3. “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孤独,春天的生机与自己的沉沦形成鲜明对比。
  4. “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认为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很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春天的生机与诗人自身的沉沦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意象:使用“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暖陌开花气:春天的气息,生机勃勃。
  • 春居闭日阴:被封闭在阴暗的角落,孤独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榜尽精选”指的是什么? A. 科举考试的榜单 B. 精选的人才 C. 诗人的自我评价 D. 社会底层的人 答案:A

  2. 诗中“此身犹陆沈”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自豪 B. 诗人的沉沦 C. 诗人的成功 D. 诗人的希望 答案:B

  3. 诗中“暖陌开花气”描绘了什么? A. 冬天的景象 B. 春天的气息 C. 秋天的景象 D. 夏天的气息 答案:B

  4. 诗中“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B. 诗人对社会的失望 C. 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D. 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薛能的《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但薛能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薛能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