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十二 莲蓬人》

时间: 2025-01-24 07:33:49

妾比芙蓉解语,郎如碧藕多思。

个人憔悴倒悬时。

知道无心怜子。

空洞此中无物,崛起犹昔孤支。

乱头粗服貌如斯。

未必六郎相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妾比芙蓉解语,郎如碧藕多思。
个人憔悴倒悬时。知道无心怜子。
空洞此中无物,崛起犹昔孤支。
乱头粗服貌如斯。未必六郎相似。

白话文翻译:

我比起那芙蓉花更能解人心,
你却像那碧藕一样多愁善感。
我在这倒悬的时光里憔悴不堪,
你明明无心,却又不知怜惜我。
这内心的空洞里什么都没有,
只剩下曾经那孤独的身影。
如今我衣衫凌乱、头发蓬乱,
未必与你的六郎有几分相似。

注释:

  • :自称,表示女性对自己的谦称。
  • :比拟,比较。
  • 解语:解人心意,懂得言语。
  • :指男子,常用来称呼心上人或爱人。
  • 碧藕:形容人的多愁善感,藕的颜色清丽,寓意清纯而又脆弱。
  • 倒悬时:指处于困境或逆境的时期。
  • 无心怜子:对方虽无心,但却不知怜惜。
  • 空洞此中无物:内心空虚,没有实质的东西。
  • 崛起犹昔孤支:形容曾经的孤独与孤立感。
  • 乱头粗服:形容衣着邋遢、头发凌乱。
  • 六郎:可能指某位男子,暗示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字汝楫,号青山,生于1500年。尤侗以其才情和诗作闻名,尤其擅长写情诗,作品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常常蕴含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批判。

创作背景: 《西江月·其十二 莲蓬人》这一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基于尤侗个人的情感经历,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思考和对女性情感的深刻体察。在社会背景上,明代的社会风气复杂,诗人通过阐述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关系的微妙与艰难。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其十二 莲蓬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女性内心的苦闷与情感的波动。首句“妾比芙蓉解语”,以芙蓉花的娇美和聪慧来比拟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女性对情感的敏感与理解。同时,接下来的“郎如碧藕多思”,则通过对男性情感的描绘,表现出他多愁善感的一面,形成了两者之间的情感对比。

在这首诗中,尤侗以“倒悬时”来形象地表达出女性此刻的困境和压抑感,仿佛时间的倒流使她的情感更加沉重。诗中“知道无心怜子”一句中,虽知对方无意,却又感到无奈与失落,展现了现实中的爱情常常伴随着情感的失落与孤独。

后半部分的“空洞此中无物”,更是将内心的空虚与孤独感推向极致,形象地表现出一种无助的状态。最后的“乱头粗服貌如斯”,则是对自我的一种嘲讽,反映出她虽然在外表上显得狼狈,内心却依然保持着对爱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实而细腻,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充分体现了明代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妾比芙蓉解语:自比芙蓉花,意指自己情感细腻,能够理解对方的心意。
  2. 郎如碧藕多思:将对方比作碧藕,表现对方的多愁善感。
  3. 个人憔悴倒悬时:描述自己因情感困扰而憔悴的状态。
  4. 知道无心怜子: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冷漠。
  5. 空洞此中无物:内心感到空虚无物,象征失落的爱情。
  6. 崛起犹昔孤支:回忆起曾经的孤独感,强调内心的孤独无奈。
  7. 乱头粗服貌如斯:外在形象的狼狈,反映内心的苦楚。
  8. 未必六郎相似:对比对方与自己的情感,留有余地,表现出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与芙蓉、对方与碧藕进行比拟,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反复的描绘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波动,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无奈,展现了一种对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对比,反映了在爱情中常常伴随的孤独与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芙蓉:象征美丽与聪慧,代表理想中的爱情。
  2. 碧藕:象征多愁善感,代表情感的脆弱。
  3. 空洞:表达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4. 孤支:象征曾经的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妾比芙蓉解语”中的“妾”指的是: A. 自称的谦称
    B. 对方的称呼
    C. 宠物的称呼
    D. 朋友的称呼

  2. “郎如碧藕多思”中“碧藕”象征的是: A. 理想
    B. 多愁善感
    C. 美丽
    D. 勇敢

  3. “空洞此中无物”表达的是: A. 内心充实
    B. 内心空虚
    C. 外表华丽
    D. 情感丰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温庭筠《一剪梅》

诗词对比: 尤侗的《西江月·其十二 莲蓬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表达女性情感的佳作,尤侗侧重于情感的无奈与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依恋。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女性在不同境遇下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尤侗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