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时间: 2025-01-24 07:35:10

寒后添些纸布,饥来乞觅残馀。

野情喜不择粗疏。

且要遮形楂肚。

自叹愚蒙过甚,徒劳设药防拘。

从今放下乐清虚,做个憨憨暮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后添些纸布,饥来乞觅残馀。
野情喜不择粗疏。且要遮形楂肚。
自叹愚蒙过甚,徒劳设药防拘。
从今放下乐清虚,做个憨憨暮故。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冬过后,我添置了一些纸布;
饥肠辘辘时,我四处乞求一点残余的食物。
在野外的情景中,开心得不计较粗糙与否,
只求能遮挡身形与肚子。
我自叹太过愚笨,白白设下药物以防拘束。
从今往后,我决定放下这些清虚的乐趣,
做一个憨厚的、过着简单生活的人。

注释:

  • 寒后:指寒冷的冬季过去后。
  • 纸布:指用来取暖或遮身的布料。
  • 乞觅:乞求和寻找。
  • 楂肚:遮挡肚子。
  • 愚蒙:愚笨、无知。
  • 设药防拘:设下药物以防止拘束或病痛。
  • 乐清虚:指追求虚无的乐趣。
  • 憨憨:形容憨厚、简单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元代社会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谭处端,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谭处端的一段生活反思期,可能为他在经历生活困顿、饥寒交迫时所写,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以及内心宁静的渴求。

诗歌鉴赏:

《西江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在寒冷与饥饿交织的背景下,诗人不仅感受到物质的匮乏,更感受到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诗中“寒后添些纸布,饥来乞觅残馀”的开篇,生动地刻画出生活的艰辛,令人心生怜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消极悲观,而是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表达了对“野情”的向往,这种“喜不择粗疏”的心态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从今放下乐清虚,做个憨憨暮故”则是他对未来生活的决心,放下那些虚无缥缈的追求,拥抱简单真实的生活,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后添些纸布:寒冬过后,诗人补充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反映生活的困顿。
    • 饥来乞觅残馀:在饥饿的时候四处乞求食物,表现了对生存的渴望。
    • 野情喜不择粗疏:在自然中感到快乐,不在乎生活的粗糙。
    • 且要遮形楂肚:强调生活的基本需求,遮挡身体的遮羞。
    • 自叹愚蒙过甚:反思自己的愚笨,意识到生活的无奈。
    • 徒劳设药防拘:意识到设防的徒劳,反映出对生命的无奈感。
    • 从今放下乐清虚:决定放下对虚幻美好的追求。
    • 做个憨憨暮故:愿意过一种简单、憨厚的生活。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与对仗,如“乞觅残馀”与“遮形楂肚”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 寒冬:象征困境与挑战。
  • 纸布: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
  • 残馀:象征对生活资源的珍惜与渴求。
  • 野情:象征自然与内心的自由与快乐。
  • 憨憨:象征简单和真实的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后添些纸布”中的“纸布”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生活必需品
    C. 装饰品

  2. 诗人决定放下什么?
    A. 物质追求
    B. 乐清虚
    C. 人际关系

  3.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A. 幽怨
    B. 绝望
    C. 豁达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谭处端的《西江月》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而谭处端则是对个人简单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谭处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