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索诗甚急以偈送之》
时间: 2025-01-26 05:1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索诗甚急以偈送之
一壑翛然听雨眠,
君来着语破云烟。
肯随鸥狎清江上,
欲趁鸿飞白日边。
童子不应多一指,
学人正自少三拳。
急行啖蔗逢佳境,
春笋出林啼杜鹃。
白话文翻译
在一条宁静的山谷中,我听着雨声入睡,
你来时轻声细语,驱散了云雾。
你愿意随鸥鸟嬉戏在清澈的江面上吗?
想要追随鸿雁飞向白日的边际。
年轻人不应再多说什么,
学者本应更加谦逊。
匆匆行走时,遇见甘蔗,心情愉悦,
春笋出林,杜鹃鸟在啼叫。
注释
- 壑:山谷。
- 翛然:形容安静自在的样子。
- 君:你,指来访的朋友。
- 鸥:海鸥,一种水鸟。
- 鸿:鸿雁,指大雁。
- 童子:年轻人。
- 学人:指求学者或读书人。
- 啖:吃。
- 佳境:美好的境地。
- 春笋:春天冒出的竹笋。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鸣叫。
典故解析
- 鸥与鸿:鸥和鸿都是水鸟,常用来象征自由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 春笋与杜鹃:春笋出林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杜鹃鸣叫则是春天的特征,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诗,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朋友来访之际,正值雨中告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对即将出行的惆怅与期待。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索诗甚急以偈送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细腻的心理,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开篇“壑翛然听雨眠”以宁静的山谷与雨声引入,渲染了自然的恬淡。接着,诗人以“君来着语破云烟”表达了友人的到来如同拨开云雾,让人心生暖意。
在对友人的不舍中,诗人以“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边”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暗示友人即将踏上旅程,追求更广阔的天地。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人生旅途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送别,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谦逊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诗人在最后两句中用“急行啖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提醒人们要在忙碌中发现生活的乐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壑翛然听雨眠: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谷,诗人在此安静地听着雨声入睡,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君来着语破云烟:友人来访时,轻声细语如同拨开了云雾,象征着友谊的温暖和清晰。
- 肯随鸥狎清江上:询问友人是否愿意像鸥鸟一样在清澈的江面上嬉戏,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欲趁鸿飞白日边:希望追随鸿雁飞向阳光明媚的地方,暗示出行与追梦的勇气。
- 童子不应多一指:年轻人应该保持谦逊,不必多说话。
- 学人正自少三拳:学者应更加自省,少说、多做。
- 急行啖蔗逢佳境:行走中,遇到美好的事物,象征着生活的美好瞬间。
- 春笋出林啼杜鹃:春天的景象,生机盎然,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命的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烟”比喻友人的话语消散了烦恼。
- 拟人:如“春笋出林啼杜鹃”,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急行啖蔗”和“春笋出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由与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发现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宁静与思考,带来清新与洗礼。
- 鸥: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鸿雁:象征追求理想与向往远方。
- 春笋: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新生活的开始。
- 杜鹃: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壑”指的是:
- A. 大海
- B. 山谷
- C. 平原
- D. 城市
-
“肯随鸥狎清江上”的意思是:
- A. 一起玩耍
- B. 一起旅行
- C. 一起学习
- D. 一起工作
-
诗中表现出不舍情感的句子是:
- A. 急行啖蔗逢佳境
- B. 君来着语破云烟
- C. 欲趁鸿飞白日边
- D. 童子不应多一指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维
- 《送别》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友人》同样表现出送别情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朋友的不舍与美好的祝愿。
- 李白的《将进酒》则更倾向于豪情万丈,展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李弥逊诗集》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