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刁纺推官归润州》
时间: 2025-02-04 13:39:26意思解释
送刁纺推官归润州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原文展示:
翘翘名家子,自少能慷慨。
尝从幕府辟,跃马临穷塞。
是时西边兵,屡战辄奔溃。
归来买良田,俛首学秉耒。
家为白酒醇,门掩青山对。
优游可以老,世利何足爱。
奈何从所知,又欲向并代。
主人忽南迁,此计亦中悔。
彼在吾往从,彼去吾亦退。
与人交若此,可以言节。
白话文翻译:
这位名门之后,自小就能表现出慷慨的气度。曾经从幕府出仕,骑马到达边塞。那时西方的兵士,屡次作战都纷纷溃败。回家后,他买了良田,低头学习耕作。家中有美酒醇厚,门外对着青山。悠闲地度过余生,世俗的利害何足挂齿。可惜与我相知的人,却又想追随新朝的风头。主人突然南迁,这个计划也让我感到后悔。他在我身边时我就追随他,他离去后我也随之退却。与人交往若是如此,真可以谈论节操。
注释:
- 翘翘: 形容人家出众,优秀。
- 幕府: 指的是政府或官府,古代官府的代称。
- 秉耒: 意为握着锄头,形容务农的生活。
- 白酒醇: 指家中美酒醇厚,寓意生活富裕。
- 青山对: 形容环境清幽,青山环绕。
- 节: 指节操、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文以载道,作品风格清新,语言通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事业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曾经出仕、历经战乱的友人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选择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是送别,更是欧阳修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友人年轻时的英俊与豪情,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位曾经奋发有为的青年逐渐归于平淡,选择了隐居与务农。诗中通过描绘友人归隐后的宁静生活,对尘世的纷扰表示淡然。欧阳修以“世利何足爱”表达了对物质利益的蔑视,而对自然和内心平和的向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优先”的观念。最后,诗中反思了与人交往的节操,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人生的选择不仅关乎机遇,更在于内心的坚持与价值观的取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翘翘名家子,自少能慷慨: 描述了这位友人的出身与性格,突出其优秀与豪放。
- 尝从幕府辟,跃马临穷塞: 讲述他曾经的经历,展现其壮志与追求。
- 是时西边兵,屡战辄奔溃: 提及战乱的背景,暗示他所经历的历史动荡。
- 归来买良田,俛首学秉耒: 表达归乡后选择务农的安逸与淡泊。
- 家为白酒醇,门掩青山对: 形容他生活的富足与环境的优美。
- 优游可以老,世利何足爱: 显示他对物质追求的超然态度。
- 奈何从所知,又欲向并代: 反思与人交往时的变化与失落。
- 主人忽南迁,此计亦中悔: 表达对朋友南迁的遗憾与悔恨。
- 彼在吾往从,彼去吾亦退: 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依存关系的脆弱。
- 与人交若此,可以言节: 以此总结人际交往的节操与道义。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白酒醇”和“青山对”,形成优美的音韵。
- 比喻: “世利何足爱”隐喻对物质利益的不屑。
- 排比: 通过多句并列,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与价值观,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同时对世俗利益的淡泊态度,展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持久。
- 良田: 象征财富与安稳的生活。
- 白酒: 象征生活的富足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翘翘名家子”指的是谁? A. 作者自己
B. 友人
C. 其他官员 -
诗中提到“世利何足爱”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物质利益的渴望
B. 对物质利益的蔑视
C. 对财富的追求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失落与遗憾
B. 赞美与羡慕
C. 幽默与轻松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花卿》 -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送刁纺推官归润州》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人生的旅途与归属,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人际关系,后者则强调自然风光与人生的豪迈。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选》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