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感怀》
时间: 2025-01-22 21:07:4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病中感怀
作者: 陆祖瀛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课子无期志渐衰,
频年浪枻有馀哀。
客中归梦云无定,
病里离愁雨送来。
倦眼怕看灯檠火,
名心冷拨药炉灰。
何年竹屋茅亭建,
门对芙蓉九朵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病中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诗的前两句写到,教书的日子没有了希望,志向也逐渐减弱,经过多年的漂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哀。接着,作者在异乡的梦境中感到不安,病痛伴随着离愁随雨而来。倦怠的眼睛不愿再去看灯下的火光,内心冷漠如同拨开药炉的灰烬。最后,诗人希望未来能在竹屋茅亭中安居,门前开着九朵芙蓉花。
注释:
- 课子无期:指教书的日子没有了尽头。
- 志渐衰:志向日渐消沉。
- 浪枻:指漂泊的生活,形容舟帆的状态。
- 归梦云无定:梦中回家的情景不稳定,常常变幻。
- 倦眼:疲倦的眼睛。
- 灯檠火:灯下的火光。
- 名心冷:对名利的追求变得冷漠。
- 药炉灰:熬药时留下的灰烬,象征着病痛和无奈。
- 竹屋茅亭:理想的居所,简单而宁静。
- 芙蓉:荷花,象征美好与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祖瀛,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动荡,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生病期间,表达了他在病痛与漂泊中对生活理想的渴望与无奈。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状态,个人生活的困顿,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病中感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在病痛中对于人生的思索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的前两句用“课子无期”和“志渐衰”点明了诗人因病而无法继续教书的无奈,显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叹息。接下来的两句,梦中归家的不安与病中的愁苦交织,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后四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期盼,竹屋茅亭的理想居所象征着诗人追求的宁静生活,门前的九朵芙蓉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整首诗在情感上并未完全沉沦于悲伤,而是透出了一丝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课子无期志渐衰:因病失去教书的机会,志向逐渐消沉。
- 频年浪枻有馀哀:多年的漂泊生活带来无尽的悲哀。
- 客中归梦云无定:梦境中回家的情景不再确定,心中充满惆怅。
- 病里离愁雨送来:病痛与离别的忧愁如同雨水般袭来。
- 倦眼怕看灯檠火:疲惫的眼睛不愿再去看灯火,象征对生活的厌倦。
- 名心冷拨药炉灰:对名利的追求冷漠如同药炉的灰烬,失去生机。
- 何年竹屋茅亭建: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期待能拥有竹屋和茅亭。
- 门对芙蓉九朵开:美好的生活愿景,象征着希望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药炉灰”比喻内心的冷漠与无奈。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体现出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竹屋、茅亭、芙蓉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在病痛中对人生的思索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竹屋: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代表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茅亭:体现诗人对自然与安逸的追求。
- 芙蓉:象征美好与希望,代表理想生活的美丽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课子无期”,这意味着什么?
- A. 教书的日子没有尽头
- B. 教书的日子很快乐
- C. 教书的日子很短暂
-
诗中提到的“竹屋茅亭”象征着什么?
- A. 诗人的病痛
- B.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诗人的漂泊生活
-
诗中的“雨送来”的意思是什么?
- A. 雨水带来了快乐
- B. 雨水带来了忧愁
- C. 雨水带来了希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表现对家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陆祖瀛的《病中感怀》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与对家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多表现出病痛与无奈,而后者则是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