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芙蓉花下石阑干,
茅屋空山生早寒。
养得一双朱顶鹤,
有时骑向碧云端。
白话文翻译:
在芙蓉花下的石栏杆旁,
空荡荡的茅屋在山中迎接早冬的寒气。
我养的那一对朱顶鹤,
有时会骑着它们飞向碧蓝的云端。
注释:
字词注释:
- 芙蓉花:即荷花,常用来象征美丽和清雅。
- 石阑干:石制的栏杆,指诗人所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表示简陋的居所。
- 朱顶鹤:一种鸟,因头部有红色而得名,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 碧云端:指高空中的蓝天和白云,具有悠远的意境。
典故解析:
朱顶鹤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视为高洁、优雅的象征,代表着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宁静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深,明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和田园生活而受到后世喜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展现生活中的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山林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清淡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以及对悠闲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非常成功,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芙蓉花下石阑干,茅屋空山生早寒”,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山中场景,花、石、屋、山的搭配,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宁静。尤其是“生早寒”,通过“寒”字渗透出一种季节的交替和诗人内心的淡淡忧伤。
后两句“养得一双朱顶鹤,有时骑向碧云端”,则将诗人对生活的理想与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养鹤的过程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骑向碧云端”则传达了他渴望超脱世俗、追寻自由的愿望。这种自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相辅相成,表现出一种闲适、超然的生活态度,寓意深远,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芙蓉花下石阑干: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设定了诗的环境。
- 茅屋空山生早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清冷,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 养得一双朱顶鹤: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
- 有时骑向碧云端: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和超然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朱顶鹤被比喻为理想生活的象征。
- 对仗:上下句构成和谐对仗,如“芙蓉花下”与“茅屋空山”。
- 意象:芙蓉花、朱顶鹤等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传递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和纯洁,代表自然的美好。
- 朱顶鹤:象征高洁与自由,暗示诗人的理想追求。
- 碧云端:象征自由与无拘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朱顶鹤”象征什么? A. 美丽
B. 自由
C. 寂寞
D. 富贵 -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 ),并带有( )的寒意。
-
判断题: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向往喧嚣的城市生活。(对/错)
答案:
- B
- 山中、早寒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陆深的《步虚词四首 其三》都描绘了自然与闲适生活的主题,但王维更多地关注于秋天的景象与感受,而陆深则突出了冬天的来临及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陆深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