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二》

时间: 2025-02-04 15:43:25

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

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

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

意思解释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二

作者: 沈鍊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
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
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并不是没有金鼎之道,只是我自小就喜欢在碧山游玩。
韩生骑着白鹿,老子则跨着青牛。
我也邀请了玄鹤,想和它一起去寻访那十个仙洲。
遥远的地方寻觅着玉洞,远远的山丘也想要跨越。
因此我笑着对陶渊明说,何必不下楼来呢?


注释:

  • 金鼎诀: 指炼丹术或长生不老的秘法。
  • 碧山: 可能指美丽的山,与诗人所向往的自然生活相符。
  • 韩生: 可能是指韩愈的传说中的人物,骑白鹿象征超凡脱俗。
  • 老子: 指道教创立者老子,跨青牛象征道教的思想。
  • 玄鹤: 仙鹤,象征吉祥与飞升的理想。
  • 十洲: 传说中的十个仙岛,象征仙境。
  • 玉洞: 寓意仙境或理想的栖息地。
  • 陶贞白: 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隐居田园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鍊,明代诗人,喜好游历,作品多富有道教哲理,倡导自然与人和谐共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明代,一个崇尚个体自由和自然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古代贤人相交游玩的情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洒脱的笔调描绘了诗人追求道教理想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金鼎诀、白鹿、青牛等意象,都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符号,象征着长生不老与超凡脱俗。沈鍊通过与古代名人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超脱。同时,诗尾以陶渊明为引,带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暗示了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也应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 诗人声称并非没有追求长生的法门,而是自幼就热爱自然。
    • 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 引用古代贤人的形象,强调他们的超脱与自由。
    •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 诗人同样想与高雅的生灵一起追寻理想的仙境。
    •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 追求远方的理想与境界,渴望探索未知。
    • 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 以陶渊明为例,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憧憬,邀请他一起归隐。
  • 修辞手法:

    • 对仗: “金鼎诀”与“碧山游”,“白鹿”与“青牛”,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 通过名人比喻,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拟人: 玄鹤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与追求,增加了诗的灵动性。
  •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金鼎: 象征长生不老的秘法。
  • 白鹿、青牛: 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
  • 玄鹤: 代表长生与吉祥。
  • 玉洞、十洲: 代表理想的生活空间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鼎诀”指什么?

    • A. 诗人的名字
    • B. 炼丹术
    • C. 一种饮品
    • D. 一种乐器
  2. “韩生骑白鹿”中的“白鹿”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超凡脱俗
    • C. 家庭
    • D. 战争

答案: 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沈鍊与陶渊明的诗歌都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沈鍊更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陶渊明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归属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道教文化与古诗词》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