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入我门来 西湖》

时间: 2025-04-29 04:24:45

教妓楼空,梦儿亭古,西泠冷落秋光。

湖上轻舠,归不待斜阳。

何年鹤去孤山寂,又一派松声岳墓荒。

苦被晨钟暮鼓,催趱烟云变态,十里横塘。

只有关情,一事未能忘。

数声河满吹杨柳,有几滴、胭脂下海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教妓楼空,梦儿亭古,西泠冷落秋光。
湖上轻舠,归不待斜阳。何年鹤去孤山寂,又一派松声岳墓荒。
苦被晨钟暮鼓,催趱烟云变态,十里横塘。
只有关情,一事未能忘。数声河满吹杨柳,有几滴胭脂下海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秋天,妓楼空寂,梦儿亭显得古老,西泠的秋光显得冷漠。湖上轻轻划船,归来的时候却不等斜阳。何时孤山的鹤已离去,那儿的松声也显得荒凉。每天的晨钟暮鼓催促着我,烟云变幻,让我思绪万千,十里横塘的风景令人留恋。唯有对往事的思念,一件事情始终无法忘怀。听见河边的杨柳轻声拂动,仿佛有几滴胭脂落下在海棠花上。

注释:

  • 教妓:指迎接妓女的场所,暗指繁华却已空寂的意境。
  • 梦儿亭:亭子名称,象征着美好的梦境与回忆。
  • 西泠:指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冷落的意象表现出秋天的萧条。
  • 轻舠:轻轻划动的船,只是在湖上游荡,隐含着游子的孤独。
  • 鹤去孤山:鹤为高洁之鸟,象征孤独与高远,意指某个重要的人或事物已离去。
  • 晨钟暮鼓:寺院的钟声与鼓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佛教的教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佟世南(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工于诗词,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西湖游览时的感受,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事的追忆。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区,常常吸引文人墨客,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送入我门来 西湖》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西湖游览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妓楼空寂,梦儿亭古,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繁华已去的感觉,营造出一种萧索的秋日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轻划湖面的船,突显了归家的心情,却又无奈地表示不愿等待斜阳,似乎在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惆怅。

诗中提到的“何年鹤去孤山寂”,展现了诗人对孤独和遗憾的深刻感受,鹤的离去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经远去,留给人的是一片荒凉的孤寂。晨钟暮鼓的意象则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流逝,仿佛在催促着诗人不断向前,却又让他在回忆中无法自拔。

最后,诗人以杨柳和海棠作为抒情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的眷恋与不舍。数声河满吹杨柳,几滴胭脂下海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柔情,令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教妓楼空,梦儿亭古:妓楼的空寂与古老的亭子,象征着曾经的繁华已成往事。
  2. 西泠冷落秋光:西湖在秋天显得冷清,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3. 湖上轻舠,归不待斜阳:诗人在湖上轻轻划船,象征着他的漂泊与不安,归程却不愿等待日落。
  4. 何年鹤去孤山寂:孤山上的鹤已经离去,象征着孤独和失去的美好。
  5. 又一派松声岳墓荒:松声回荡在荒凉的岳墓,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生命的感慨。
  6. 苦被晨钟暮鼓,催趱烟云变态,十里横塘: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晨钟暮鼓催促着他,仿佛时间在不断变化。
  7. 只有关情,一事未能忘:唯有对往事的关怀与情感,内心的牵挂始终无法忘却。
  8. 数声河满吹杨柳,有几滴胭脂下海棠:杨柳轻拂,仿佛是对往昔的追忆,海棠花上的胭脂,象征着美丽的记忆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妓楼与梦儿亭比作过去的繁华与回忆。
  • 拟人:晨钟暮鼓似乎在催促诗人,赋予时间以生命。
  • 对仗:如“教妓楼空,梦儿亭古”,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往事的深切怀念,情感基调既有伤感又有淡淡的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妓楼:象征着过去的繁华与沉沦。
  • 梦儿亭:代表着梦境与回忆中的美好时光。
  • 西泠:象征着孤独与冷清的环境。
  • :象征着高洁与孤独,反映内心的孤寂。
  • 杨柳:象征着柔情与思念,轻拂的意象让人感到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教妓楼空”意指: A. 繁华的场所
    B. 寂静的环境
    C. 过去的回忆

  2. 诗人在湖上轻划船时,内心的感受是: A. 喜悦
    B. 孤独
    C. 安宁

  3. “晨钟暮鼓”象征着: A. 时间的流逝
    B. 生命的短暂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对比《送入我门来 西湖》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均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伤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佟世南则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西湖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