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入我门来 示侄东岩东浩》
时间: 2025-01-11 15:46:5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入我门来 示侄东岩东浩
作者: 章士钊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三十年前,乍移胡鼎,而翁曾此蜚腾。
顾我西来,晚岁试初程。
早知今日河山碎,似应惜当年身手轻。
只吾家清白,臣戎半个,也负平生。
便欲一帆归去,几多鼠牙雀角,恼乱无形。
我自闲闲,忧乐总难名。
时危纵作菟裘想,问墟落桑麻孰与成。
仗尔曹著力,家仍芒屩,门有书声。
白话文翻译
三十年前,我刚移居到此,而老翁曾在这里飞腾。
回想我从西方而来,晚年正是试验初程。
早知今天的河山已碎,似乎应该珍惜当年身手轻盈。
只有我家清白,士兵也只算得一半,终究辜负了我一生。
想要一帆风顺地回去,心中却有多少无形的烦恼。
我自得其乐,忧愁和快乐总是难以分清。
在这个危机的时刻,纵使想象着穿着草衣,问问乡村的桑麻,谁能成就大业?
仗着你们的努力,我的家庭仍然穿着草鞋,门口传来书声。
注释
- 乍移胡鼎:指突然移居到异乡。
- 蜚腾:形容高飞或兴盛的状态。
- 河山碎:指国家的河山已遭破坏。
- 鼠牙雀角:比喻小事,指烦恼琐事。
- 芒屩:草鞋,象征贫寒。
典故解析
- 胡鼎:古代的器物,象征异国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改变。
- 菟裘:比喻贫困或简陋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士钊,生于20世纪,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他在诗歌创作上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风格,作品常常透露出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时代变迁的背景下,诗人对个人及家国命运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送入我门来》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回顾三十年前的生活时,感慨万千,体会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惋惜。开篇的“乍移胡鼎”,表达了对人生转折的敏感与思考。接着,诗人以“河山碎”暗示国家的动荡,继而通过“家仍芒屩”展现出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
全诗的情感深邃而复杂,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忧虑。诗中提到的“鼠牙雀角”,不仅仅是对琐事的抱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展现出家国的清白与个人理想的失落,体现出一种无奈的悲观情绪。
最后,诗人以“门有书声”结束,似乎在喧嚣与静谧之间找到了一丝平衡。尽管生活充满挑战,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追求依然是其内心的寄托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十年前,乍移胡鼎: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而翁曾此蜚腾:对过去的怀念与敬仰。
- 早知今日河山碎: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 只吾家清白:家族的清白与个人的失落形成对比。
- 便欲一帆归去:渴望回归平静的生活。
- 几多鼠牙雀角,恼乱无形:生活的烦恼与困扰。
- 我自闲闲,忧乐总难名:面对生活的无奈与淡然。
- 时危纵作菟裘想:在危难时刻的无力感。
- 仗尔曹著力,家仍芒屩,门有书声:依靠他人的努力,保持心灵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鼠牙雀角”比喻生活中的小烦恼。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隐含着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胡鼎:象征异国文化与生活的冲击。
- 河山:象征国家的安危与个人的命运。
- 书声:象征知识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河山碎”指的是什么?
- A. 国家动荡
- B. 家庭破碎
- C. 个人失落
- D. 友谊破裂
-
“鼠牙雀角”在诗中象征着:
- A. 大事
- B. 小事
- C. 快乐
- D. 友谊
-
诗的最后一句“门有书声”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喧嚣
- B. 学习的安静
- C. 家庭的和睦
- D. 个人的失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
- 杜甫《春望》:同样对国家的忧虑,展现出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章士钊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入我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