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
时间: 2025-01-25 03:25: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沚堂前瞰水官,只应唤作玉壶看。
颇闻秩秩玳筵展,莫遣匆匆银烛残。
酒付别肠宁怕窄,诗由广舌不忧乾。
老夫孤坐三更月,欲往从之良独难。
白话文翻译:
在碧沚堂前俯瞰水面,应该叫它“玉壶”来观赏。
听说丰盛的宴席已经摆开,不要让匆匆的银烛燃尽。
酒肆的酒喝了也不觉得肚子窄,诗歌的表达即使广阔也不怕干涩。
我这位老者孤独地坐在三更的月光下,想要去参加宴会却实在难以成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沚:青绿色的水边,指代碧绿的水面。
- 玉壶:比喻清澈的水面,常用来形容水的透明和美丽。
- 秩秩:形容宴席丰盛,声势浩大。
- 玳筵:指用玳瑁装饰的宴席,表示奢华。
- 银烛:指蜡烛,常用来照明,象征宴会的热闹。
- 别肠:指喝酒时的情感,酒是与朋友分离时的忧伤。
- 孤坐:孤独地坐着,表现出一种寂寞的状态。
- 三更月:指夜深时分的月亮,象征孤独和思念。
典故解析:
“碧沚”与“玉壶”结合,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银烛”常在宴会上使用,象征欢乐和时间的流逝;“别肠”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梦阮,号山亭,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南宋。吴潜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创作于吴潜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聚会的向往以及因年老体衰而难以参与的无奈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物为背景,传达出诗人对友人聚会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受。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碧沚堂前的水面,展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接着引入宴会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描写宴席的丰盛时,虽感受到欢乐的气氛,却又因自身的孤独和年老而无奈。在“酒付别肠”一联中,诗人表达了饮酒时的忧愁,酒虽可消愁,但又显得无奈和窘迫。最后两句以月光照耀下的孤坐为结,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友谊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个诗篇在自然与人情之间流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沚堂前瞰水官:在碧沚堂前俯瞰水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欣赏。
- 只应唤作玉壶看:将水面比作玉壶,形象地描绘出水的清澈与美丽。
- 颇闻秩秩玳筵展:听说宴席丰盛,表现出诗人对聚会的期待。
- 莫遣匆匆银烛残:希望时间不要太快流逝,象征着对欢乐时光的珍惜。
- 酒付别肠宁怕窄:饮酒时虽感伤,但并不在意肚子是否吃得多。
- 诗由广舌不忧乾:诗歌的表达虽广泛,也不担心干涩,显示了诗人的自信。
- 老夫孤坐三更月: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 欲往从之良独难:想要参与聚会,却因年龄和身体的原因而难以成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沚”与“玉壶”,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意境。
- 对仗:如“酒付别肠宁怕窄,诗由广舌不忧干”,对仗工整,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聚会的向往,以及因年老而无法参与的无奈,结合自然景色与人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沚:象征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色。
- 银烛:象征欢乐的聚会和时间的流逝。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沚”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山
- B. 绿色的水边
- C. 一种美酒
-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欢乐的聚会
- C. 离别的伤感
-
诗人为什么不能参与聚会?
- A. 有事在身
- B. 年老体衰
- C. 不喜欢聚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与本诗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杜甫通过月夜的景象,表现了对兄弟的深厚情感;而吴潜则通过宴会的热闹与自身的孤独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在形式上皆运用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情感,展现了古代诗人的共同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吴潜诗文集》